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黄疸与肝炎轻重有关系吗

发布日期:2014-11-07 16:35:24 浏览次数:1600

如果病人出现眼睛、皮肤发黄,大多数人首先想到肝炎。当肝细胞发炎时,因胆红素不能通过正常渠道排入肠道,大量反流入血,只要血液中胆红素增高到每100毫升2毫克,眼睛的巩膜和皮肤就可以染成黄色。胆红素越高者皮肤黄染越重。

从肝细胞黄疸形成机制看来,肝实质损害越重,间接胆红素滞留越多,直接胆红素返流血循环越多,临床黄疸越深。因此,一般说来,黄疸越深病情越重,如重症肝炎的血清胆红素多在10毫克%(正常<1毫克%)以上,且其预后与血清胆红素定量有关联,而普通性肝炎基本在10毫克%以下。

然而,黄疸越重病情越重并非绝对,如淤胆型肝炎,血清胆红素也常在10毫克%以上,但病情随黄疸加深反而好转,且其预后也较好,这与淤胆性肝炎是以毛细胆管损害为主的发病机制有关。

一般来说黄疸性肝炎病情较重,病位较深;无黄疸性肝炎病情较轻,病位较浅。湿热毒邪入于血分,瘀阻血络,胆汁不循常道而出,外溢肌肤,而为黄疸;如果湿热毒学入于气分,未瘀阻血络,胆汁尚能循常道而出,则不出现黄疸。

黄疸型病人起病急,症状明显,绝大部分病人必须停止日常工作。一般地说,急性黄疸型肝炎恢复较快。虽然初期ALT很高,黄疸也较高,但是病程较短。如果胆红素上升很快,每100毫升血液中胆红素超过10毫克,加上临床出现明显的消化道症状,病人感到极度乏力、高度腹胀,就要特别注意,需要及时采取各种措施,防止演变为重型肝炎。

慢性肝炎硬化患者如果突然由无黄疸转变成黄疸,加之其他肝功能恶化时,应引起高度重视。肝脏在原来病变的基础上又出现坏死现象时,可能已转成慢性重型肝炎。此时的黄疸指标与预后有直接关系。

妊娠后期(7-9个月),突然出现黄疸的情况并不少见。应警惕发生急性脂肪肝。妊娠急性脂肪肝起病时常有腹痛,严重低蛋白血症,病死率极高。

应该指出的是,千万不要认为有黄疸就一定是肝炎。很多疾病,例如胆管结石、胆管肿瘤、胆管蛔虫、胰头癌、敗血症、药物性肝损伤等也都可以引起黄疸。但这种黄疸称为“梗阻性黄疸”。所以,出现皮肤和尿液黄染时一定要去正规医院,找有经验的医生做好鉴别诊断。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