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双重感染肝炎双重感染
双重或多重感染系指同一个病毒性肝炎患者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型肝炎病毒感染。现知肝炎病毒有5型,彼此间无交叉免疫。即感染一种肝炎病毒后仍可感染其他型肝炎病毒。按感染时间可分为同时感染(混合感染)重叠感染(后继感染)。
【诊断】
根据临床特点:原有慢性HBV感染,近期内出现着状,肝功能异常;或原有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近期病情恶化且治疗效果不良者,均应考虑到重叠感染其他肝炎病毒的可能,应及时进行有关病原学指标检测。由于我国HBV感染率高,对以急性肝炎表现者,即使无肝炎病史,并不能排除从前曾患过乙型肝炎或为无症状HBsAg携带者,故应同时检测血清抗-HAV
无论肝炎病毒是同时感染或重叠感染所引起的临床症状,一般与单纯某型肝炎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很相似,但由于肝炎病毒型别组合不同,各有其特点。总体上看可使患者病情复杂化且症状严重,疗效差。因此遇到难治的重型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和重型肝炎患者,应想到有多重感染的可能。
据估计全世界有2.8亿HBsAg阳性感染者,我国占1亿左右,其中2/3为无症状携带者。由于HBV感染携带率高,通过不同的传播途径易与其他型肝炎病毒发生重叠感染。常见有下列:
1.同时感染 此型较少见。因HBV、HAV均系初次感染,其临床表现与肝功能检查均较重叠感染明显,除少数患者病程迁延外,多数表现似急性黄疸型肝炎,预后良好。未见症状及肝损害加重。
2.重叠感染 国内报告各地调查情况不同,在散发的急性肝炎中HBV与HAV的重叠感染率为0~23.4%。1988年上海甲型肝炎流行期间,约10%为HBsAg慢性携带者重叠感染HAV。可见HBsAg携带率较高的地区,又有甲型肝炎暴发流行,HBV与HAV重叠感染也较多见。
重叠感染HAV的慢性乙型肝炎,在患甲型肝炎后有半数症状较前加重及ALT升高,尤以慢性活动性肝炎表现较明显。若原有肝硬化的基础上再感染HAV后,黄疸加深,肝功能损害加重,可以出现腹水和肝性脑病。
HBV和HAV重叠感染的预后,取决于原有肝脏病变的严重程度。绝大多数预后良好,但如发展为重型肝炎或原有严重肝病者病情多趋向加重,预后不佳。
3种或3种以上肝炎病毒多重感染较少见。病情发展情况与转归显然与重叠感染前肝脏病变程度有关。如无症状HBsAg携带者则表现为出现症状,肝功能异常。若原为慢性活动肝炎或肝硬化,则表现为临床症状进行性加重和肝功能损害明显,疗效关。我国重型肝炎主要是HBV与HCV、HDV重叠感染所致。肝损害严重,预后不良。由于应用输血与血制品治疗慢性肝病及重型肝炎很普遍,再者我国HBsAg携带率高,达10%~15%,献血员中抗-HCV阳性率也很高,故导致HCV感染的机会也多。重型戊型肝炎也可重叠感染HAV,但对其病情及预后无明显影响。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