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新生儿肝炎综合征

发布日期:2014-11-15 20:00:38 浏览次数:1600

B.母亲阴道或子宫内膜感染引起羊膜感染,或胎儿通过产道时吸入或吞入受染的羊水。

C.李斯特菌可在女性阴道,男性尿道中长期存在而不产生症状,新生儿出生后可从周围环境获得感染。

②临床表现:胎儿或新生儿全身多脏器的肉芽肿或细胞的坏死,以肝脏损害为突出症状时,表现为黄疸脾肿大等临床表现,病死率可高至40%~50%,早产儿可达73%,常发生败血症,为新生儿感染最常见的临床类型,多于生后立即或数天内发病,母多有围生期发热史,表现为出生后发热,呕吐拒食腹泻嗜睡,黄疸,肝脾肿大,有时有结膜炎皮疹,重者体温不升,呼吸窘迫,发绀呼吸暂停或出生后无自主呼吸,并有心肌炎脑膜炎的症状,涂片可见李斯特菌,周围血常规白细胞增高,脑脊液为脑膜炎的表现。

(4)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α1-antitrypsin deficiency):先天性α1 抗胰蛋白酶(α1-AT)缺乏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缺陷,患儿主要表现为肝脏和肺部的损害,多在生后出现肝病和肺气肿的症状,起病年龄不一,最早可在出生第1天就出现黄疸,胆汁淤积的临床特点无法与先天性胆管闭锁区别,胆汁淤滞约几个月后,出现进行性硬化,部分患儿在婴儿期死亡,部分到学龄期出现腹水,食管静脉曲张,亦有晚到青春期才出现肝硬化症状。

由于α1-AT基本上不能通过胎盘,故胎儿时期已受累者,其出生体重常低下,肺气肿一般在30岁左右发生,生化检查如α1球蛋白定量

1.血,尿胆红素 总胆红素一般低于171μmol/L(10mg/dl),结合胆红素与未结合胆红素均增高,以前者为主,絮状浊度试验早期变化不明显,尿胆元阳性,尿胆红素根据胆管阻塞程度可呈阳性或阴性反应。

2.酶学改变 谷丙转氨酶(ALT)升高程度不一,低者可仅略高出正常值,高者可>200U,多数临床好转后,ALT下降,部分病儿则临床好转而ALT反比原来升高,然后再下降。

3.甲胎球蛋白测定 正常新生儿甲胎蛋白阳性,约至生后1个月时转阴,如用定量法,则仍在正常值以上,新生儿肝炎患婴则满月甲胎蛋白仍阳性(可能为新生肝细胞的作用),且可持续达5~6个月之久,如用定量法动态观察之,则可见其随着病情的好转而下降,若甲胎蛋白不下降,临床症状缓解,可能为肝脏严重损害到不能再生的程度,示病情严重。

4.病原学检测 对患儿胎粪,外耳道,结膜,鼻咽或羊水取标本涂片,革兰染色找细菌,血液乙型肝炎病毒标志,CMV,单纯疱疹风疹,弓形虫抗体(IgG和IgM)及2周后血清对比,其他如尿液细菌培养,CMV培养,母亲“TORCH”抗体检查等。

肝胆超声影像,胆道闪烁扫描,十二指肠液颜色分析及核素计数,对有淡黄色或土色粪便的患儿与胆道闪烁扫描同步进行。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