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收费新规缘何难产

发布日期:2014-11-09 06:33:58 浏览次数:1600

不少市民日前反映,此前广受质疑的小额账户管理费、短信通知费等银行仍在收取。银行人员称“这些收费监管部门从未取消,我们一直在收”。此前价格主管部门和银行监管机构称已经起草完成、并公开表示将广泛征求意见的《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在相隔了数个月后至今不见下文,其何时能出台仍是一个未知数。(12月8日中国新闻网)

银行收费新规何以难产?无非是利益博弈过于复杂而有切肤之痛。道理很简单,“叫停”的号角迟一天发出,银行就能从乱收费中多分享一天“天上掉下的馅饼”,何乐不为?在我们等待银监会等部门出台规范、维护消费者利益的时候,不能忽略一个常识:作为银行业监管部门的银监会,每年均向商业银行征收银行业机构监管费和业务监管费。沿着这个逻辑,也许我们就能读懂银行乱收费为何绵绵无绝期——遗憾的是,我们还在指望靠相关部门“壮士断腕”。

银行收费在缺乏自由竞争的背景下,带有浓郁公共属性,不能任由处于市场垄断地位的商业银行自说自话——“跨转费”的历史就是最好的镜鉴。那么,谁才能真正代表民众,参与银行收费的博弈呢?发改委是政府部门,银监会不是独立第三方,指望二者联姻出台正义的公共政策,逻辑上就不太可能。偏偏这个时候,消协与民意代表等却被生生排除在决策程序之外——也正因如此,“办法”成了密不透风的一堵墙,“被收费”的民众只能在墙外无声呐喊。

监管要洗脱银行乱收费“保护伞”的嫌疑,起码要拿出治理的诚意,把政策晾晒在民主程序之下,推动银行方与消费者的公平对话。惟其如此,银行的乱收费传统,才有可能在法治的框架内得以终结——而治理乱收费的新规,才不会成了一声声“狼来了”。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