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可分为4个阶段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是肝硬化的一种,根据病理分期可分为4个阶段。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附属医院专家表示,原发性胆汁硬化可分为4个阶段,属于胆汁淤积导致的肝脏疾病,和其他类型肝硬化疾病一样,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导致患者出现肝脏损伤,并随着病情的发展出现一些并发症的情况,严重危害健康。
第一、胆管炎期。原发性胆汁性肝小叶间胆管或中隔胆管会出现慢性非化脓性肝炎,有半分之五十的患者在汇管区内有淋巴细胞以及典型的肉芽肿形成。另外,一般肝细胞以及肝细胞界板被破坏的较少,也不会出现胆汁滞留的情况。
第二、细小胆管增生期。这个时期,患者会出现胆管增生,小叶间胆管消失,并且在其周围会出现纤维细胞以及肝炎细胞,肝细胞大多是正常的,但是在发生炎症的汇管区周围的肝细胞会出现胆汁淤积的现象。
第三、瘢痕期。在瘢痕期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会出现胆管增生以及炎症程度降低等情况,纤维条索与门管区相连的I带区会出现胆汁堆积以及Mallory玻璃样变,即在高倍镜下可以看到肝细胞内红色球形玻璃样物质,这是由于肝细胞受到损伤而导致细胞浆中间丝聚集形成的,因此留下了一些瘢痕,并向另一汇管区或者是肝小叶内进行伸展。
第四、肝硬化期。在肝硬化期,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会出现肝细胞局部坏死,并且汇管区的纤维隔会互相扩展和连接,分隔肝小叶并且形成假小叶以及再生结节,导致血管扭曲变形。
专家表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症状表现为慢性梗阻性黄疸和肝脾肿大;晚期可出现肝功能衰竭和门静脉高压征象。患者常伴有疲乏无力,全身瘙痒、黄疸、色素沉着和(或)黄色瘤。也可以腹痛、恶心、呕吐、水肿、腹水及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为首发表现。表面可见皮肤、巩膜黄染,可见多处抓痕和脱屑。触诊可见肝、脾肿大表面尚光滑,无压痛。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多发生于中年以上妇女,女性发病约占80-90%.
专家提醒,随着敏感检测方法的开展,无症状、无黄疸的原发性胆汁肝硬化的早期诊断逐渐增多,对早期诊断有价值的检测方法是ALP和抗线粒体抗体。临床表现典型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诊断一般比较简单,但症状明显者多数已到晚期,故早期诊断是能否治愈的关键。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