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却来得神不知鬼不觉
我们身边有很多乙肝病毒携带者,平时没什么异常,也不会定期去复查。但是,杨先生的遭遇给大家上了一课:刚查出乙肝病毒携带时,很关注疾病。过了几年,就把医嘱抛在脑后,平时肝功能检查也正常,但其实已经悄悄地患上了肝硬化。
警惕放松,肝硬化悄悄发生
杨先生今年48岁,是某企业高管,平时有很多应酬。五年前,他被查出是乙肝病毒携带者。
起初,杨先生很紧张,认真对待医生嘱咐,每隔36个月就去做复查。两三年过去了,病情一直控制得很好,他估摸着没问题,决定一年查一次,而且检查项目也简化了,只查肝功能。
经常和朋友应酬聚会,熬夜加班,也没感到有啥不舒服,有时候偶尔疲劳,会吃点中药调理调理,老婆还给我买了保健品,平时也吃一点。杨先生说,去年他索性就没去复查,医生叮嘱尽量不要喝酒,少吃对肝有损害的药物,注意休息、适当锻炼等,也已经抛在脑后。
半个月前,杨先生经常感到累,脸色也不大好,刷牙时牙龈出血,就到邵逸夫医院就诊。相关检查后被诊断为肝硬化、脾肿大。
定期复查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很少
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是指,血液中能检测到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但病毒处于休眠状态,没有引起肝炎活动或肝脏纤维化表现,我国目前有9300万乙肝病毒携带者。
昨天,记者做了个小范围的调查,询问了周围10名乙肝病毒携带者,发现只有2人会定期到医院检查。
小俞今年32岁,高中时查出大三阳,去年结婚时也没有进行婚前体检。后来,妻子怀孕4个月时出现肝炎反应,他这才意识到,是自己把乙肝病毒传给妻子了。因为没有任何不舒服,所以10多年来都没有去复查,也没有重视病毒的传染性。他说。
邵逸夫医院肝病感染科周志慧主任医师介绍,很多病人都和杨先生一样,起初查得非常勤,一两年后就松懈了。偶尔想起来了,就隔两三年去查个肝功能,但隐匿性肝硬化往往是肝功能正常的。
肝功能、B超每项检查都不能少
周志慧介绍,虽然乙肝病毒携带者在日常生活中,对周围人不会构成威胁,但乙肝病毒却是非常狡猾,如果携带者不注意身体健康,过度疲劳、饮酒等,病毒就可能由潜伏转为活动,反复的肝炎活动会导致肝脏逐步发展为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
大部分肝炎病人,因为肝功能异常或有相应的临床症状,如乏力、恶心、食欲下降等容易发现。但也有部分病人的肝炎活动较为隐匿,就需要通过影像学检查,甚至肝活检穿刺才能发现。
这部分病人如果定期全面检查,定期在肝病专科门诊评估,就有可能早期发现隐匿性的肝炎活动,早期进行干预,避免发展到肝硬化。
像杨先生这样,把医生嘱咐抛在脑后,到后来发生隐匿性肝硬化的病人,每周门诊都能遇到。周志慧说,所以门诊时她会不厌其烦地向患者交代,一定要门诊复查,每36月化验肝功能、乙肝三系、HBV-DNA,每612月复查血常规、甲胎蛋白、肝胆胰脾B超,平时要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