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精神卫生日 津60岁以上老人超两成失眠严重
天津北方网讯:10日是第21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主题是精神健康伴老龄,安乐幸福享晚年。昨天市精神卫生中心公布了精神卫生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内容涉及本市居民的精神障碍患病率、精神障碍在不同人群的分布特征、精神障碍患者的卫生服务需求和利用、精神卫生服务资源分配、精神障碍的疾病负担等多项指标。这份调查反映出怎样的问题?本市将有怎样的举措?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走访了相关的专家。
今年世界精神卫生日主要围绕关注老年精神健康,市精神卫生流调结果显示,失眠、认知功能障碍、抑郁、焦虑是影响本市老年人精神健康的主要因素。本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22%失眠问题严重,平均一个月失眠的时间长达15天以上;患有认知功能减退和痴呆、心境障碍、焦虑障碍的老人分别占到10.73%、4.83%、3.38%,严重影响了这部分老年人的学习、工作、社会交往、语言表达、自我保护和自我料理生活能力。尽管精神障碍的患病率很高,但是仅有4.3%的老人曾因心理问题求助过专业机构。目前对痴呆的研究发现,痴呆患病率随年龄增大呈上升趋势,几乎每增加5岁,患病率就增加一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龄人口的逐渐扩大,本市痴呆的患病率将逐年增加,老年痴呆已成为老年人群需要重点防治的精神障碍。
市精神卫生中心专家建议,老年人要积极应对老龄伴随的身心改变,多参加社会活动,建立新的人际交往圈,在短期内出现明显的记忆力减退、生活和工作能力下降等现象时,要及早就医;家属要不断了解老年期精神疾病、心理问题的征兆和表现,做到及时发现疾病,妥善处理心理问题。
数字精神障碍现患率男性高于女性
2011年,本市启动精神卫生流行病学调查(以下简称流调),此调查历时6个月之久,调查抽样涉及全部16个区县,19个乡镇,29个街道办事处,58个居民委员会,42个自然村,共计100个调查点和15388个调查对象。
流调结果显示,本市18岁以上居民中各类精神障碍总现患率为16.96%,其中主要的精神障碍患病率为:心境障碍总现患率4.60%,精神病性障碍的总现患率0.74%,物质滥用总现患率4.1%,焦虑障碍现患率2.89%,精神发育迟滞现患率0.58%。终生患病率中,心境障碍为10.6%,焦虑障碍为3.6%,物质滥用障碍为7.4%,痴呆为3.35%。
调查还显示,男性精神障碍现患率高于女性,男性为19.53%,女性为15.2%,其中,物质成瘾、精神发育迟滞的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心境障碍、焦虑障碍、适应障碍的患病率女性高于男性;60岁以上老年人精神障碍现患率高达21.31%,明显高于中年人群(45至60岁)的18.09%和青年人群(18至45岁)的12.72%;重性精神疾病(主要是指精神分裂症、双相障碍、偏执性精神病、分裂情感障碍、癫痫所致精神障碍、严重精神发育迟滞)患病率为1.89%,由此推算,本市现有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约21万人。但是,目前现患精神障碍者仅有不足10%曾到专业机构就诊,未就诊的精神障碍以抑郁障碍、焦虑障碍、物质滥用、冲动控制障碍、痴呆或轻度认知功能减退为主。
现状患者就诊率低四大原因导致
流调结果显示,在本市,精神障碍的患病率高,但治疗率较低,全部有终生患诊断的患者中仅有5.2%曾在专业机构就诊,中重度患者仅有11.7%曾在专业机构就诊。对此,此次流调总负责人、市精神卫生中心(安定医院)主任徐广明介绍,有四大原因导致精神障碍患者就诊率低。
首先,本市非精神专科医师的识别能力不足,住院患者中抑郁障碍的患病率为12.3%,医生对患者抑郁障碍的识别率仅达到13.5%,正确治疗率不足1%。这表明非专科医生对精神障碍的识别能力严重不足,而且即使医生认识到患者存在精神卫生问题,也缺乏合理处理的能力。其次,精神卫生社区服务能力不足。目前,在本市精神卫生服务的提供主要集中于市内六区,各区县尚未建立精神卫生疾病控制机构,很多综合医院不具备精神卫生服务能力,这说明本市社区精神卫生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第三,精神卫生或精神疾病知识缺乏。本市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低,目前不足60%。流调结果显示,70%以上的人认为精神障碍都是因为受到了精神刺激,64%的人认为精神障碍无法预防,44%的人认为精神疾病是无法治疗的,52%的人不知道中老年容易患精神障碍,23%的人认为精神疾病就是思想出了毛病,74%的人不知道精神卫生日。精神卫生知识缺乏,对精神病治疗不了解或不信任是妨碍去精神卫生专科就诊的重要原因。最后,社会对精神障碍存在歧视心理。调查发现,60%的调查对象认为一旦某人患了精神病,人们就不会把他的意见当真,58%的调查对象不愿意与精神病人交往,55%的调查对象认为精神障碍患者不值得信任,30%的人认为到精神病院看病是个人失败的标志,近70%的调查对象认为尽管康复也不应雇用患过精神病的人,歧视造成了正确医疗求助的压力。
建设
塘沽安定医院
本月底前投入使用
为加强区县精神卫生专科机构建设,本市先后对塘沽、宝坻、蓟县精神专科机构加大资金投入,其中宝坻区安康医院投入建设资金2400万元,目前新建大楼主体已封顶;塘沽安定医院投入建设资金4200万元,将于本月底之前投入使用;滨海新区还为塘沽安定医院投入480万元开办资金;蓟县逯庄子卫生院投入2550万元的建设资金,新楼将于本月底开始动工。
同时,本市还将精神疾病患者康复工作纳入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强精神卫生工作网底建设,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社区管理工作纳入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包,为辖区内已确诊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登记、建册、定期随访、治疗督导等工作。截至目前,本市所有区县已全部开展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覆盖了全市近1300万人口,登记建档重性精神疾病患者24842例,并对其中有肇事肇祸倾向的患者提供免费用药、应急处置、住院费用减免、定期体检等服务,全市特困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就诊率增加了50%,肇事肇祸率下降了50%,从事精神卫生服务的基层人员精神卫生知晓率增加了100%。今年本市还将在管理治疗范围上进行扩充,使目前在管的24842名患者都享有项目中的社区医疗服务,目前具体措施正在筹措中。
未来
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
均可提供精神卫生服务
根据精神卫生流行病学调查各项基础数据,本市将研究制订《天津市精神卫生体系发展规划(20132015年)》,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的精神卫生工作投入机制,建立并完善本市精神疾病预防治疗服务网络。到2013年,各区县要责成指定机构落实精神疾病预防控制管理工作职能,承担辖区精神疾病和心理行为问题的预防、治疗与康复以及技术指导与培训工作。到2015年,本市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要能提供精神卫生服务。通过规划的制订实施,进一步强化政府职能,加大经费投入,实现精神卫生服务的全覆盖。
病人就像孩子需要有人来疼
精神障碍患者比普通人更需要爱的呵护。照顾这些精神类疾病患者起居饮食、安抚脆弱灵魂的是一群特殊的护士,他们精通病理常识和人际关系,心细如尘、善于观察,在一片荒芜的心灵土地上默默地用爱耕作。精神科护士究竟是怎样工作的?又面临着怎样的压力?体验着怎样的人生?在世界精神卫生日这个特殊的日子,记者探访了安定医院,并见到了护理部主任张静。
从难以接受到难舍难分
1994年护校毕业的张静,如今已在精神科护理岗位上工作了18个年头,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护士。她告诉记者:护校毕业时,当我知道自己被分配到了精神科当护士,心里是一万个不愿意。因此有好长一段时间,凡是同学聚会彼此问起在哪里工作时,我都对自己的工作的地方绝口不提。
不过随着工作的深入,当时入职不久的张静逐渐对这份职业有了新的理解。是老护士的热忱和敬业精神感染了我。这些患者在发病时可能会冲着护士无端谩骂,可换个角度,他们是病人啊,需要你的护理和关怀。因此每当这个时候,有经验的老护士们都会把他们当做孩子看,一边哄着一边慢慢教他们怎样配合治疗。其实不论多么严重的病情,只要经过妥善治疗和精心护理,最终患者症状都能得到有效地控制。当患者治愈出院时,他会主动拉过你的手,对自己曾经的不礼貌满怀歉意,这一切让我心里热热的,才知道我的付出是有回报的,这份工作是有意义和价值的,慢慢地,我喜欢上这个职业。张静说。
日常护理看人下菜碟
精神科护士每天的工作是从晨护开始的。该院护士长郭欣颖告诉记者,每天7点,护士们准时进入病房进行安全检查,不锈钢、玻璃等危险用品都是不允许放在病房中的。在这里,护理工作不再是单纯的技术操作,夹杂着很多看人下菜碟式的技巧。该院分为一级护理和二级护理两类,一级护理主要用于重点病房中那些有自伤倾向的严重精神症状患者,护士需要时刻观察他们的病情。如果一个患者突然间热衷于和病友说话,经常性地肌肉紧张,时而攥紧双拳,那么护士就要对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了,如紧密观察其情绪发展并为其缓解紧张心态,必要时还会通知医生,进行药物治疗。二级护理是针对那些处于康复期的患者,他们通常病情稳定。护士们为这部分患者开设了多种活动,如卡拉OK、打球、手工制作等,丰富他们的住院生活。
吃饭睡觉两件大事费力又费心
在安定医院有两件大事,一个是吃饭一个是睡觉。看似简单的吃饭,常常需要护士们费尽力气。最麻烦的事情就是劝饭,有的患者不愿意吃饭,可是吃了精神类药物不吃饭是很容易损害身体的,护士只能一口一口地喂他们吃,边劝边喂,整个过程往往要持续一两个小时。一顿饭吃完,护士已经大汗淋漓。张静说。
按照疾病规律,晚间是精神障碍患者出现危险行为的高发期。为了确保患者安全,防止他们出现自伤行为,夜班护士不仅要整宿保持清醒,而且还要每隔半个小时巡视一次病房,查看患者的睡眠情况。张静说,晚间还是糖尿病并发症患者的发病时间。这里的患者不同与普通患者,他们即便身体不舒服也不会表达,相反有些人说自己胃痛,却也未必是真的身体疾病,很可能这只是他的幻觉。因此,患者身体状况是否健康,靠的多是护士们的细心观察和对疾病的准确判断。
现在医院里年龄最大的患者是一位90岁的老年人,护士们每年都会给她过生日。如果病人有个头疼脑热,责任护士就会自己炖鸡汤拿给病人喝,真是把他们当做了自己的亲人一样疼。前段时间,有个老护士要退休了,她跟我说,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一个老年病人,并将老人托付给了我。其实同样的,这里的患者也特别依赖护士,每个患者出院时都对照顾自己的责任护士恋恋不舍,每当看到这种场面,我们再苦再累,也觉得心里暖暖的。张静说。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