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羊水栓塞死亡率高达80

发布日期:2014-11-16 06:49:21 浏览次数:1595

中新网8月15日电(健康频道 陈明) 近日,湖南湘潭县27岁产妇张某10日在湘潭县妇幼保健院实施剖宫产手术后死亡。涉事医院初步诊断其死亡原因为羊水栓塞引起的多器官功能衰竭。北京妇产医院产科主任医师于松在接受中新网健康频道的专访时表示,羊水栓塞发生率极小,但致死率高,除了产妇自身特殊体质外,不规范应用催产素、前列腺素制剂、不正确的人工破膜、无指征剖宫产等医源性因素均可导致羊水栓塞发生。

目前,涉事医院初步诊断其死亡原因为羊水栓塞引起的多器官功能衰竭。据介绍,羊水栓塞是指在分娩过程中,羊水中的有形物质如胎儿毳毛,角化上皮,胎脂,胎粪,和促凝物质突然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引起急性肺栓塞过敏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肾功能衰竭猝死的严重的分娩期并发症。发病率因统计标准不同,数据有很大差异,一般为两万分之一左右。

于松谈到,产前和产后的羊水栓塞,临床表现症状有所不同。产前的羊水栓塞主要表现为产妇呼吸困难发绀。产后主要表现为产后不明原因的大出血,凝血功能出现障碍,肾功能障碍,表现为无尿少尿。羊水栓塞一旦发生,即使积极地抢救,死亡率仍然很高,产妇的死亡率一般为60%,最高可达80%。

羊水栓塞的发生通常需要具备以下基本条件:羊膜腔内压力增高;胎膜破裂;宫颈或宫体损伤处有开放的静脉或血窦。高龄产妇、早产及经产妇,尤其是胎膜早破、子宫体或子宫颈发育不良的孕产妇容易发生羊水栓塞,要积极配合医生正确处理。

此外,于松谈到,不规范应用催产素、前列腺素制剂、不正确的人工破膜、无指征剖宫产等医源性因素均可增加羊水栓塞发生的风险。

胎膜早破是羊水栓塞一大诱因,规范的人工破膜应在活跃早期进行,不可在子宫收缩时行人工破膜,也不可在人工破膜时进行人工剥膜。人工剥膜会导致子宫颈管微血管损伤,为破膜后提供了羊水进入血循环的条件;而滥用催产素会导致产妇宫腔压力过大,宫缩过频,诱发羊水栓塞。

于松强调,“我们提倡有规范、有指征,也就是产程干预一定得在有指征的情况下进行。 ”

于松提及亲身经历的一个羊水栓塞案例,当时产妇分娩完,只差几针缝合完毕,突然昏迷,失去意识,阴道出现大出血,且流出来的血不能形成血块,前胸、上肢出现皮疹,结合上述症状,于松当即临床诊断为羊水栓塞,并果断给予针对性治疗,使得抢救成功,患者获救。

“要等到化验结果出来肯定来不及,医生需要熟悉了解羊水栓塞的全部生理变化过程。有相当部分的比例,都是因为医生虽然判断其为羊水栓塞,但是给药延迟,错过了最佳给药时机,使得结局不良。”于松说,“很多人印象里羊水栓塞的高致死率是无法避免的,事实上并不是这样,医生的经验及水平可以在抢救中起到很大的作用。”

一些病患家属在羊水栓塞难以控制的情况下,对摘除子宫举棋不定。于松解释,不要为了保全子宫,而丢弃宝贵的生命。有一部分羊水栓塞可以保全子宫,但是,如果在救治过程中,患者出血多,症状进行性加重,医生果断摘除子宫不失为重要的抢救措施。因为,子宫是病源,只有摘除这个病源,才能终止病理过程。

“在对羊水栓塞缺乏了解,由其是有再生育要求的病人家属难以定夺时,那么医生应该及时与患者沟通,强调保持生命的重要性。”于松补充道。(中新网健康频道)

中新网海南频道致力成为全球华文公共舆论平台,全面真实独立反映舆论, 赋予网友平等的知情权和发言权。

1、凡本网独家的所有文字、图片、美术设计和程 序等作品,版权均属中新网海南频道所有,转载须注明来源中新网海南频道,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2、本网未明确注明来源为中新网海南频道的信息,为本网转载稿,不代表本网立场,本网对其观点和真实性不承担责任,转载刊用务经书面授权获准,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如本网信息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发布或转载后的两周内与本网联系,逾期均不受理。联系电话:0898-65306138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