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脛骨平台骨折
膝關節脛骨平台骨折
膝關節骨折指的是膝關節附近的股骨與脛骨的骨折,因為是股骨遠端與脛骨近端構成關節的緣故,如果發生骨折通常會影響關節的功能,脛骨近端的骨折又稱為脛骨平台骨折(Fractures
of tibial plateau of the knee joint),同樣的骨折可以發生在外側或內側平台,也可能是兩側都有骨折或是粉碎性骨折。
這種骨折如果是發生在年輕人,則通常是由於高能量的創傷(車禍、衝撞、高處墜落),因此常常會合併其他的傷害。如果是發生在老年人,則大都由於低能量的創傷(滑倒或跌跤),這時老人的骨質疏鬆症則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臨床的症狀是骨折之後立即出現嚴重的疼痛與腫脹,而且關節立即無法活動。檢查起來可以發現關節腫脹十分明顯,骨折處會出血,血液因此進入關節腔內,此刻應該評估皮膚與皮下軟組織的狀況,並檢查神經有無受傷及血管有無受損。下股、腳踝、足部與腳趾頭的活動與血液循環必須注意。如果是受到高能量的外傷,則必須留意其他合併的傷害,像是血管、神經、肌肉與肌腱的傷害。
治療主要是以手術為佳,如果骨折無位移現象則可以考慮採保守療法,像是包石膏固定或以支架做固定與保護,並輔以拐杖助行。這時如果關節內有血腫,則可以實施關節抽取術,將血液抽出以減輕關節腫脹與疼痛的症狀,再以石膏固定到骨折癒合為止。
如果骨折有移位則須手術復位以及加上骨釘做內固定,手術治療的原則是恢復關節面的平整及把位移的骨折復位。如果脛骨平臺因為受壓迫而凹陷,則可以考慮植骨,將凹陷的脛骨平臺補起來,以達到解剖上的完美復位。如此才可避免關節攣縮,影響膝關節的功能。如果是有開放性骨折或血管、神經受損則須緊急手術,並做上述各組織的重建。
手術後的住院時間大約十天,病患仍須以石膏護木或膝關節固定支架做保護,手術之後也必須積極接受復健才能復原。骨折癒合的時間約三到六個月,因此必須使用拐杖約三個月左右,到那時候腳才可用力著地,關節的功能大約六個月會逐漸恢復。
骨折的後遺症包括,關節攣縮、骨折癒合不良、骨折癒合不正,關節變形、不穩定,神經或血管受損的後遺症,以及關節的提早退化或創傷性關節炎。因此受傷之後一定要儘速治療,通常手術的結果比保守治療的結果要好,因此有經驗的醫師會慎選合適的病患做最佳的處置。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