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骨质疏松的四易

发布日期:2014-11-04 18:26:46 浏览次数:1600

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主题为“挺起您的脊梁,保护骨骼健康”。有报告显示:过去30年间,我国的骨质疏松症患者增加了300%。这当中,年轻人尤其是年轻女性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而国际骨质疏松学会(IOF)的研究人员更是预言———到2050年,每三个女人中,就有一个会患上骨质疏松。

病例:67岁张大妈,20年前曾因胆结石住院做过手术。康复出院后,至今都没有吃过海带、紫菜、虾皮这类含钙高的食物。因为张大妈怕补钙后肾结石复发。但最近几天,她觉得经常出现腰酸背痛盗汗乏力的症状。就到市四中心医院就诊,经查张大爷是得了骨质疏松症。张大妈心想,我得过结石不能再补钙了,可骨质疏松症,又需要补钙治疗,这可怎么办呢?

专家解析:胆结石的主要成分是以胆汁为主,还包括胆固醇、胆色素和钙离子。胆结石患者大多因为体内胆固醇含量过高而引起的,所以胆结石患者在日常饮食习惯中,应该避免食用高醣类、高油脂类的食物,以免使胆汁中的脂类成分分配不均,而易析出结石结晶。人们日常生活中,吃一些含钙高是食物,是不会引起结石形成的。张大妈的做法有些偏激,为了不让结石复发而不补钙,反而患上骨质疏松,真是得不偿失。

众所周知,绝经后的女性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极易引起骨质疏松症。那是因为女性维持骨矿含量的关键激素是雌激素,当它在人体内水平明显下降时,就会影响骨生成,进而形成骨质疏松。除此之外,还有三类人群需要警惕骨质疏松的发生。

卵巢切除术后患者

与绝经后女性易患骨质疏松的机理相似,卵巢切除术后,患者的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据调查,43.9%术后患者在2年内骨量减少,且随年龄增加而增加。其中腰椎骨丢失率约为17.7%。

患类风湿关节炎、甲亢等疾病的患者

患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患者,其关节滑膜的非特异性慢性炎症极易使关节周围骨质疏松。而甲亢患者由于甲状腺激素过多,导致高代谢和神经、心血管等系统兴奋性增高。骨转换高速度进行,也就是骨吸收与骨形成同时增加,但骨吸收超过骨形成,造成骨量丢失,进而造成骨质疏松。

长期饱食的男性也是骨质疏松的好发人群

长期饱食会使体内甲状旁腺激素增多,容易使骨骼过分脱钙,造成骨质疏松。从年轻时就经常饱食的人,到了老年,由于体内甲状旁腺激素含量明显增加,即使摄取较多的钙,也难以沉着于骨骼之中,所以患骨质疏松的机会就会明显增加。

骨质疏松的预防做到五不

1.不间断补钙。补钙是一辈子的事情,应该从娃娃抓起。只有在年轻的时候多积累钙使体内的峰值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到老年继续补钙就不易患病。

2.不要呆在家中。预防骨质疏松还应多增加户外运动。因为运动可使全身肌肉、骨骼的血液循环加快,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延缓骨骼衰老、骨骼中钙质的流失,进而阻止和减慢骨丢失。而且户外运动还能使人们获得充足的日照,这有助于骨骼中钙的沉积,能更好地预防骨质疏松。

3.不要滥用药物。如果需要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强的松、地塞米松等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偿钙剂。因为此类药物可刺激增骨细胞的活性,进而加速骨质丢失。此外,某些镇静药如苯巴比妥,抗凝药如肝素等也会影响体内钙的代谢,使人易发生骨质疏松症。

4.不要养成高盐饮食或过量喝咖啡、浓茶、碳酸饮料、酒的习惯。这些饮食习惯可能会影响人体激素代谢,从而加速人体骨骼中钙的流失,让骨骼变得脆弱。

5.不要延误基础疾病的治疗。如甲亢、类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等疾病都会影响钙在体内的吸收与代谢。所以应在医生指导下积极治疗。

人们大都人为,老年人容易缺钙,所以很多人到了四五十岁才补钙。王永清说,健康人在35岁左右,身体骨量(也就是骨密度)会达到一个峰值,也就是说体内的钙存量最大。此后则会平稳下降,因此补钙应是一辈子的事情,并不是等到老了或者是患上骨质疏松症再补钙,不如从年轻的时候开始补钙,使体内的峰值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到老年继续补钙就不易患病。就像在银行存钱一样,存得越多,将来可支取的钙就越多,可以减缓日后骨量减少的速度。

现在,市面上补钙的保健品真是琳琅满目。子女们常买这些价格不菲的补钙保健品了孝敬父母,可这些保健品不一定有效。

许多患肾结石、胆结石的患者认为,患病后不能补钙,因为钙容易形成结石。王主任说这样的患者非常多,通常我是这样解释的:只要我们不进食高钙药品,只通过平时饮食补钙是不会造成结石复发的。比如,大家都知道喝牛奶可以补钙,如果每天大量喝牛奶,是有补钙的作用,但同时也将大量的脂肪带入体内,对高胆固醇的患者来说就容易形成胆结石。那么,我们平时喝脱脂牛奶,多吃莴苣、西红柿、黄瓜、芝麻菜(学名紫南花菜)、葱、大蒜、芹菜、萝卜等食物,就不会引起胆结石。对于肾结石患者也是同样的道理,只要平时少食用含有草酸的食物,就不会引起肾结石。

人们都知道,得了骨质疏松会感觉全身的骨头疼痛。所以,人们往往都是在有疼痛的感觉时,才到医院就诊。王主任说,等到自身感觉到疼痛,口服一般的消炎止痛药后,疼痛缓解作用不明显时,骨质疏松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再治疗起来就很困难了。其实人们完全可以利用现代化的医疗设备,轻松诊断骨质疏松。比如定期进行全身骨密度测定就是目前早期诊断骨质疏松症、防患于未然的最重要、最准确、最直接也是最有价值的检查。

许多老人自从诊断为骨质疏松后,就开始卧床休息,以防以外发生。这种做法是不对的。王主任讲,患有骨质疏松的老人也应该多参加运动,因为运动不仅可以改善血液循环,还可以增强骨密度,更助于骨骼健康。只是在运动中需要格外小心,以免运动不当发生意外。此外,王主任还建议已经诊断骨质疏松的老人要开始使用拐杖,以防摔倒受伤。使用拐杖时,最关键是要选择质量好且轻便的。或者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比较时髦的“拐杖凳”,这样可以在走累时,打开拐杖当成椅子坐着休息。

王主任说,补钙的确是一个预防骨质疏松最有效的办法,但需要从娃娃抓起,而且是一辈子的任务。除了补钙外,预防骨质疏松还应该多运动,特别是多进行户外运动,但在运动的同时应注意安全。此外,还应避免滥用药物、长期卧床、以及积极治疗基础疾病等。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