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痴呆和骨质疏松
重医附一院老年病科主任肖谦提醒,“三高”人群即使不到60岁,也可能患老年痴呆
肖谦,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老年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国康复心脑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会分会老年内分泌代谢疾病学专业组成员。
心脑血管疾病以及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是困扰老年人的主要疾病。不过,近年来在大量临床接触中,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老年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肖谦发现患老年痴呆症和骨质疏松的老年人越来越多。
重阳节到来之际,适逢秋冬交替的时节,肖谦特别向广大老年朋友支招如何远离老年痴呆症和骨质疏松。
心血管病易诱发老年痴呆
据了解,老年痴呆症的诱发原因大多是心血管疾病。
肖谦介绍,老年痴呆症没有绝对的年龄段,一般来说60岁以后易出现。而“三高”人群较特殊,即使没到60岁,一旦血压、血糖、血脂控制得不好,很容易导致老年痴呆。对此,建议在医生指导下用药,控制血压、血糖、血脂。现在这个季节需特别注意,建议有“三高”或慢性疾病的老年朋友,抽空到医院进行检查,以便医生遵循检查结果帮助其调整用药。
重庆老人宜少爬山多晒太阳
骨质疏松问题在重庆有些地方特色,一个原因是重庆日照少,二个跟多坡路易造成膝关节磨损有关。
建议最好的方法是走路运动,不过应选择平路减少膝关节的磨损。爬山确实是一个好的运动,但是不提倡50岁以后的人再爬山。这样做反而有害健康,起不到锻炼的效果。晒太阳能够有效补钙,远离骨质疏松。重庆夏天晒太阳,应避开午间时间。秋冬季节可以随便晒太阳,尽量多到户外活动。
补钙的食品也有很多,但老年人的吸收不佳,建议补充一些含维生素D的制剂钙。另外,少量、有特殊疾病的老年人需少量补充一些特定的微量元素外,大多数中老年人其实不需要吃保健品。当然,适量补充一点复合维生素,吃一点深海鱼油,肖谦并不反对。总之,想要保持身体和心理健康,只需要做到三个方面即可:均衡膳食、适量运动和保持良好心态。 重庆晨报记者 彭怡冶
重阳节关注老人健康>
秋天 全方位保卫老人健康
肥肉也能吃出健康来
日本曾对数十名百岁老人的饮食习惯进行调查,发现大多数长寿老人除了爱劳动、乐观以外,几乎90%以上的人都爱吃炖烂的肥猪肉,而这些老人中没有一个得高血压、冠心病、肥胖症和动脉硬化的。
有关专家通过实验指出,肥肉炖了两小时以上后, 饱和脂肪酸可下降46.5%(达到最低点),分解成了对人体有利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并达到最高值。同时,炖烂的肥肉保留了猪肉原本的营养成分,而且胶质部分更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
此外,秋天“贴秋膘”,一定要根据自身具体情况进补进食,可多吃百合、山药等润燥的白色食品。
饮食
4个简单易行的小方法
每种锻炼可做两组,每组重复8-10次。
1.推墙:双腿并拢,双手撑在墙上,腿打直,臀部先向外伸,再朝墙靠,身体回到原位。
2.起立坐下:起始动作为坐在椅子上,身体稍微前倾,起身站立。起身时身体不摇晃,也不要使用双手帮忙。然后坐下,重复动作。
3.二头肌卷曲:双手各握一只哑铃(或罐头瓶等其他重物),双臂置于身体两侧。肘部弯曲,重物移向肩部,然后再放下,回到原位。
4.提重物耸肩:双手各握一只哑铃,置于身体两侧。双肩耸向耳朵部位后,放下。
锻炼
少穿松紧带裤子
许多中老年人都喜欢穿有松紧带的裤子。
松紧带勒得过紧,容易导致静脉血回流差,供血不畅,如果勒到肾脏,会阻碍肾内血液循环,严重的还可能导致肾功能受损或肾萎缩。如果是糖尿病患者,还会影响血糖的正常浓度。吃饭时,松紧带较紧,会影响胃肠道正常蠕动,导致消化不良。
如果要穿有松紧带的裤子,那就挑选弹性适度、穿上去身体觉得很舒服、腹部没有压迫感的,裤腰一般系在肚脐处为宜。
穿衣
特别提醒>
这些老人不宜秋冻
患有脑血管疾病的老人受寒冷刺激后,血压升高,易引发中风。
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受寒冷刺激后,会使原本就有病变的心脏缺血、缺氧更加严重,从而导致心肌梗塞的发生。
患有风湿性关节炎或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老人,易感受风寒湿邪,会出现腿部胀痛、行走不便等症状。
患有糖尿病的老人,受到秋凉刺激后,常并发血管神经病变,表现为手足麻木、疼痛等。
“朝三暮四”身体更健康
朝三,即早晨做好三件事。
清晨醒来,先在床上做50次逆式呼吸,吸气时,提肛、缩阴、收腹、扩胸;呼气时,缩胸、松腹、松肛,悠长自然,一气呵成。既可吐出一夜积聚的废气,又可呼吸新鲜的氧气,还能促进排尿畅通;起床后先喝一杯温开水补充水分,有利于预防血液黏稠;早饭前空腹吃一份水果(约50克),有益于补充一天内人体所需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暮四,傍晚做好四件事。
傍晚散步一小时,有利于促进睡眠;饮一杯葡萄酒(高血压例外),对在夜里和清晨多发的心血管疾病有预防作用;喝一杯开水,可预防夜里缺水使血液黏稠;睡前喝一杯鲜奶,防中风、补钙和预防胆结石。
养生
适当锻炼,洗澡别太勤
秋季天气干燥容易上火,过量运动又容易引起流汗,丧失水分,所以老年人应该适当增强锻炼,多补水,忌流汗。同时,不宜过多洗澡,忌用碱性肥皂,以免因皮肤干燥引起皮肤瘙痒。秋季昼夜温差大,洗澡更容易引起感冒等症状。
对老年人来说,换季时节,最好不要打破原有的、已经形成习惯的、稳定的生活常规。
要养成开窗而居、露头而睡的习惯,适当“冻”一下。当室内外温度相差10℃时,15分钟即可将室内空气交换一遍。
此外,老年人还要注意心态平和,多参加一些健身娱乐活动,与人多交流,保持心情开朗。
起居
吃得更健康>
易疲劳,吃山药
俗话说“春困秋乏”,进入秋季,特别是天气骤然转冷,很多人都觉得精力不济、容易疲乏。
中医认为,帮身体充电要先加强脾胃功能,消化能力好,全身气血才能畅通无碍。台北医学大学中医师杨素卿建议服用山药排骨糙米粥。山药补脾胃,排骨、糙米有充足的B族维生素,再加点葱、姜,起锅前洒上一点酒,让全身行气、血路畅通,是很好的食疗方法。
用药小贴士>
止痛药加量,效果不加倍
大家平时偶尔牙疼、头疼时,可遵医嘱用止痛药。但止痛药不会因为简单加量,效果就能加倍。
常用的非处方止痛药布洛芬、扑热息痛、塞来昔布等都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而起效的,这就决定了它们的“天花板效应”。它指这些止痛药不管如何用,超过一定剂量时,即使再加量也不能增加止痛效果。不过,加量后,药物依赖性和耐受性却会增加,还可能因剂量的累加而增大毒副作用,对肝脏和肾脏造成损害。医嘱剂量和说明书推荐剂量通常是危险较低、药效较好的,一般在服用后半小时起效。
此外,止痛药最好不要与安眠药、中药等混服,以免影响肝脏功能,增大毒副作用。
健康小提醒>
胃不好少吃口香糖
嚼口香糖能有助于减压、清洁牙齿,但咀嚼时间过长会导致胃酸分泌过多。
人在咀嚼时,口腔中的唾液与胃部的消化液会大量分泌出来,这是自然的生理反应,嚼口香糖也不例外。尤其是木糖醇口香糖,其成分偏凉,不容易被胃里的酶分解,进入肠道后,吸收率很低,容易在肠壁积累,过量摄入就会对肠胃造成刺激和伤害,很容易引发腹部不适、胀气、肠鸣和腹泻等疾病。对有胃病的人来说更不宜过多嚼口香糖,长时间咀嚼会反射性地分泌大量胃酸,空腹状态下还会出现恶心、食欲不振、反酸水等症状,长此以往还会导致胃溃疡和胃炎等症状。对胃酸过多、反酸的肠胃病患者,这种伤害更加明显。
远离亚健康>
睡前四小时不做4件事
你的睡眠会更好
很多人饱受失眠困扰,如何让自己的睡眠更好?
国立台湾大学医学院附设医院精神医学部暨睡眠中心主治医师陈锡中表示,睡前四小时,应避免食用刺激性的食物。
咖啡因是常见的影响睡眠的物质,咖啡、茶、可乐等许多食物都含有咖啡因,建议睡前四小时内不要摄取含有咖啡因的食物。
酒精虽然可以快速诱导人们入眠,却会破坏人们的睡眠结构,使得睡眠变浅,而且易醒,所以不建议睡前四小时饮酒。
尼古丁作为一种刺激性物质,会令身体释放肾上腺素至血液中,使身体亢奋,而造成入睡困难。
适当的运动以及正确的运动时间,有助于睡眠。许多失眠患者睡前做激烈运动想让自己赶快睡着。但这会让人体处于亢奋状态,所以,应在就寝前至少两小时完成运动。
此外,卧室宜安静、温度适宜,不要太热、不需要太亮。对于易失眠者,建议拉上窗帘或戴上眼罩来阻隔光线。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