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了3年的钙 为什么骨质疏松反而加重
李老太今年72岁,3年前开始经常感腰背部酸痛,去医院看病,做了骨密度检查,医生诊断得了骨质疏松,李老太害怕吃药,于是让女儿买了钙片,一直坚持补钙喝牛奶。直到上周四,因为下雨路滑,李老太不小心在家门口摔了一跤,手腕肿痛的不得了,上医院一拍片发现手腕部骨折了。医生说这是由于骨质疏松引起的脆性骨折,复查了骨密度发现比3年前又低了许多。不是说骨质疏松就是缺钙吗?李老太连续补了3年的钙,可这骨质疏松不但没有好起来,却反而越来越严重了呢?
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骨质疏松诊疗中心费骏医师说,的确,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人体骨骼钙的流失有关。世界卫生组织给骨质疏松症下的定义是:由于骨量减少,骨的脆性增加,而容易引起骨折的一种全身性的骨病。这种疾病明显与年龄呈正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疏松会逐渐加重。人在35岁以后,骨骼中的钙就开始逐渐的流失,尤其在女性绝经期后,由于对骨骼具有保护作用的雌激素的急剧减少,女性在绝经期后的5-10年内骨骼中的钙会呈现一个快速丢失期,然后流失速度才会逐渐放慢。经历了这么长时间的钙的流失,所以女性到了60岁左右,很多人就会患上骨折疏松症。
骨质疏松在发病早期并没有典型的症状,往往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直到发生了骨折才会被发现,所以骨质疏松经常会被称为无声无息的流行病。那么,既然骨质疏松症是因为缺钙,那为什么李老太补了这么长时间的钙,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还加重了呢?原因很简单,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饮食和消化吸收能力会影响到钙的摄入,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人体内钙的流失速度大大地加快了。就像一个杯子,如果杯底破了一个大洞,那么任凭你再怎么使劲地加水,杯子中的水还是会不断的减少。骨质疏松也是同样的道理,只有纠正了骨量流失的问题,再加上适当的补钙,骨骼中的钙才会逐渐多起来,骨密度才会慢慢地提升,骨质疏松才会得到有效的控制。所以说,单纯的补钙并不能治疗骨质疏松。李老太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地使用抑制破骨,减少骨流失的药物,再加上适当的补钙和适宜的户外运动,才是治疗骨质疏松的正确方法。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