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骨质疏松日 军医教您挺直脊梁
骨质疏松与补钙
一提及骨质疏松,自然就会想到“补钙”,需要补钙吗?什么钙好?补多少钙?不吸收怎么办?实际上,与骨质疏松有关的钙,除了补钙,还有血钙、骨钙等,应当综合考虑。
补钙要达标
不同国家推荐的钙摄入量不一,在我国,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推荐剂量。我国营养学会制定成人每日钙摄入推荐量800mg(元素钙量),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每日钙摄入推荐量为1,000mg。我国老年人平均每日从饮食中获钙约400 mg,故平均每日应补充的元素钙量为500~600 mg。钙摄入可减缓骨的丢失,改善骨矿化。如果饮食中钙供给不足可选用钙剂补充。更年期妇女、孕妇、青春期孩子、老年人、服用激素类药物、糖尿病、甲亢等疾病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补充钙剂。
血钙要监测
体内的钙大部分以磷酸钙和碳酸钙的形式储存于骨骼和牙齿中,血液中钙含量只占全身钙总量的1%,血钙正常参考值为2.1~2.6mmol/L。正常情况下,血钙通过人体内分泌系统自动调节,以保持血钙维持在正常的水平。在某些病理条件下,血钙会偏高或偏低,并出现相应的症状。
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血钙水平,大部分是正常的,有的甚至偏高。这是因为骨钙丢失到血液中,对血钙进行了补充,因此,血钙高并不能简单地认为就是不缺钙。如果血钙水平降低,神经肌肉兴奋性会升高,引起肌肉自发性收缩,即“抽筋”。正是因为骨质疏松症患者血钙水平容易产生波动,因此,需要定期监测血钙,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意见。
骨钙防丢失
每当血液中的钙水平降低时,骨钙会自动释放、补充到血液中,从而维持血液中钙的生理水平。另外,还有很多影响因素会导致破骨细胞活性增加,骨钙丢失加快。骨钙丢失直接导致骨质疏松的风险增加。因此,应尽早预防骨钙丢失。
何时补钙好
目前,钙剂品种繁多,有的含钙量高,有的安全性好,有的更容易被吸收,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钙剂。钙的吸收率较低,钙剂应当何时服用呢?可以考虑2种选择:一种方法是胃酸分泌高时服用钙剂,这是因为在有胃酸分泌的环境,钙吸收较佳,相当于进食6、7成饱时,再服用钙剂。另一种方法是睡觉前1小时左右,服用钙片后适量进水,适当活动,1小时后睡觉,这种情况适合于有“抽筋”症状的患者。
下一页:骨质疏松症的防治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