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首家骨质疏松专病门诊开诊

发布日期:2014-10-23 08:21:22 浏览次数:1595

中安在线讯(记者:谢麒麟)作为一种老年代谢性疾病,骨质疏松被称为“无声的杀手”。安徽省老年人口超过400万,但目前社会各方面对骨质疏松症危害认识不足,尤其是诊断及治疗均欠规范,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形势十分严峻。为正规、有效地防治骨质疏松,日前,安徽省立医院在省内率先设立骨质疏松专病门诊,每周一下午安排内分泌科专家坐诊,为患者服务。

“我经常吃钙片,还喝牛奶,但还是得了骨质疏松”,家住合肥的刘女士今年54岁,已经绝经两年,最近老是感觉背部疼痛、不舒服,夜里已经被痛醒了好几次。到省医骨质疏松门诊就诊后,医生建议做骨密度检测,之后,刘女士被确诊为骨质疏松症。

安徽省医学会骨质疏松症及骨矿盐疾病分会主任委员、省立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邢学农教授指出,骨质疏松症是一种老年代谢性疾病,严重威胁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尤其是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的典型症状就是疼痛,就像刘女士这样,最常见的部位是腰背部和腿部,严重时可引起全身骨骼疼痛。而骨质疏松最直接、最严重的后果就是骨折。骨质疏松引发的骨折在全身各个部位都可能发生,最常见的部位为髋部、脊柱、腕部和肋骨。发生在脊柱时可引起身高变矮,驼背胸廓畸形,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呼吸功能。

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发生骨折不容易愈合,导致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精神抑郁,不但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而且其合并的呼吸及循环系统疾病会危及生命,大大增加了患者的死亡率。所以,人们常把骨质疏松比喻为“无声的杀手”。

安徽省立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陈超告诉记者,该院内分泌科在对合肥地区1162名20至91岁居民进行2至4腰椎、股骨近端和前臂的骨密度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女性在50至59岁骨密度下降明显加速,男性则没有出现加速下降的现象。通过统计,合肥地区50岁以上男性骨质疏松的患病率为25.8%,而女性骨质疏松的患病率达54.1%,骨质疏松的患病率女性明显高于男性。

对于刘女士这样的情况,邢学农教授指出,又喝牛奶、又吃钙片,这样的补钙方式其实对骨质疏松患者来说是不够的,因为缺钙仅仅是骨质疏松症的部分原因,补充足够的钙也只是基础的保健工作。邢学农教授说,年轻人补钙,有助于骨骼发育,能够帮助骨骼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应付成年后的消耗,可说是预防骨质疏松的第一步。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流失必然会增多,这时如果不注意,就很有可能患上骨质疏松症。一旦确诊,单纯补钙是不能够全面治疗绝经妇女以及老年男性的骨质疏松症。

究其原因,邢学农教授分析说,以刘女士这样绝经后的妇女为例,一方面雌激素下降明显,同时维生素D等合成功能也在下降,肠道对钙的吸收出现障碍,破骨细胞活跃,结果骨破坏大于骨生成,骨细胞的活性下降,骨骼的正常代谢已经受到严重影响了,骨质的吸收和流失就会严重不平衡,一边在大量的补钙,另一边却在流失更多的骨质。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从妇女绝经过渡期开始,每年平均骨量丢失率约为1%到3%,有的可超过3%,持续5至10年,接着出现10至20年的骨量相对稳定期,70岁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又会出现骨量的加速丢失。邢学农主任医师指出,治疗骨质疏松症,避免骨量的丢失十分重要,关键就是要让身体骨质的吸收和流失达到一种“收支平衡”,甚至是“收”大于“支”的理想状态。

邢学农教授指出,预防骨质疏松,适当补钙有效果,原则是“以平衡膳食为基础,以食补为主”,可以选择含钙丰富的食物,如牛奶、豆类及豆制品,如果每天摄取一定数量的牛奶和豆制品,加上膳食中其他食物钙,基本能满足多数人膳食钙供给量的要求。

虽然单纯补钙可能在某种程度上缓解骨钙的丢失,却没有办法使骨量和骨强度增加。因此,中老年人应该在日常饮食补钙的同时,增加运动,以促进钙在骨骼中的积蓄,增加骨密度。同时可进行多种形式的户外活动,让阳光照射皮肤,促进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增加,这样钙的吸收也能明显增加。

相关统计资料显示,大多数妇女骨质疏松症其实在没有临床症状和体征的时候就已经存在,有1/3的妇女存在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终身危险。一旦出现骨折,对个人、家庭及社会都是极大的负担。既然骨质疏松早期无症状,那如何才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将骨质疏松造成的损害降到最低呢?对此,邢学农教授指出,一方面早期的预防十分重要;另一方面,凡绝经后的女性、60岁以上男性、糖尿病及风湿病患者,特别是有腰背疼痛的人,都应及时到医院的内分泌专科或骨质疏松专病门诊就诊,做骨密度检查。目前来说,骨密度检查是早期诊断骨质疏松的金指标,对早期诊断、及早防治有重要价值。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