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糖尿病为什么会引起骨质疏松

发布日期:2014-11-17 10:26:00 浏览次数:1595

正常成年人体内约有99%的钙、85%的磷、50%的镁存在于骨骼中。镁在人体内的含量仅次于钙、钠、钾,成人体内镁约1/2存在于骨皮质内,以磷酸镁、碳酸镁的形式存在。低血镁时常有低血钙存在,低血镁可刺激甲状旁腺,使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加而加重骨质疏松。广州治疗糖尿病最好的医院专家指出: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是继发性的,不仅与糖、蛋白质、脂肪的代谢有关,且与钙、磷、镁等矿物代谢关系密切,据统计,糖尿病患者约半数以上的病人发生骨质疏松。那么,糖尿病为什么会引起骨质疏松呢?

糖尿病为什么会引起骨质疏松?糖尿病人由于大量利尿,可引起钙及镁由尿中丢失过多,骨吸收增加,而导致骨质疏松,X线片可见骨皮质变薄,骨小梁变细,数量减少,尤以横梁减少为多,因而使纵行小梁变得明显。当X线片上见到骨质疏松时,其骨骼中矿物质含量较正常人比已减少到30%~50%以上。

1.高尿糖可致渗透性利尿,致钙、磷从尿中大量流失,钙负平衡导致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多,刺激破骨细胞,使溶骨作用增强,导致骨质脱钙及糖尿病骨质疏松。

2.成骨细胞表面有胰岛素受体,胰岛素对成骨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有调节作用。糖尿病患者体内分泌的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使成骨作用减弱,引起糖尿病骨质疏松。

3.糖尿病并发肾功能损害时,肾脏羟化酶的数量及活性降低,活性维生素D合成减少,从而影响肠道对钙的吸收。

4.相当多的糖尿病患者并发性腺功能减退,而性激素的缺乏会促进和加重糖尿病骨质疏松。

5.糖尿病合并微血管病变及神经损害时,会影响骨的营养供给,造成骨营养障碍和骨质病变。

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与患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血糖、尿白蛋白水平呈负相关。因此,积极而有效地控制糖尿病,是防治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的关键。进行慢跑、步行、爬楼梯、打太极拳及其他锻炼,有助于增强骨骼,提高骨密度,减少糖尿病骨质疏松,防止骨折

以上就是对糖尿病骨质疏松的发生原因做出的详细解答,希望广大糖尿病患者在前往正规医院进行治疗的同时进行身体的全面检查,及早预防糖尿病骨质疏松等糖尿病并发症,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治疗依赖于糖尿病的控制,另外还应补充维生素D及钙剂。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