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骨质疏松症状是什么

发布日期:2014-10-08 05:39:44 浏览次数:1595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以腰背痛多见,占疼痛患者中的70%~80%。疼痛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弯腰、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一般骨量丢失12%以上时即可出现骨痛。老年骨质疏松症时,椎体压缩变形,脊柱前屈,肌肉疲劳甚至痉挛,产生疼痛。新近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亦可产生急性疼痛,相应部位的脊柱棘突可有强烈压痛及叩击痛。若压迫相应的脊神经可产生四肢放射痛、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肋间神经痛胸骨后疼痛类似绞痛。若压迫脊髓、马尾神经还影响膀胱、直肠功能

多在疼痛后出现。脊椎椎体前部负重量大,尤其第11、12胸椎及第3腰椎,负荷量更大,容易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形成驼背,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加重,驼背曲度加大,老年人骨质疏松时椎体压缩,每椎体缩短2毫米左右,身长平均缩短3~6厘米。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发现,全球有近三分之一的50岁以上女性受到骨质疏松症的威胁,但大部分女性在更年期后并没有重视对骨质疏松症的预防,约有75%患骨质疏松症的绝经后妇女没有及时治疗。

专家说,骨质疏松症也被称为寂静之病,因为大多数人在患病初期到中期都不会有明显的感觉。当发现腰背疼痛甚至骨折了才去诊治,往往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不少女性患者即使平时有不适感觉也常常误以为是更年期的正常表现,从而疏忽了及时治疗。

疼痛是骨质疏松症患者最常见和最多见的症状,患者起初只是觉得全身骨骼不适,随着病情进一步发展,就容易出现腰背部疼痛,这种疼痛往往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下后疼痛会有所减轻,久站、久坐时疼痛会加剧。一般来说,白天疼痛较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会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也会加重。

身长缩短、驼背也是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症状之一,且多发生在疼痛症状出现一段时间之后。脊椎椎体是人体的支柱,负重量大,一旦骨质疏松就会导致脊椎椎体在负重后容易压缩变形,从而导致身材缩短。随着病情的发展,还会造成脊椎前倾,背曲加剧,形成驼背。

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患者在轻度的外伤或正常日常活动中都有可能发生骨折,医学上称为脆性骨折。骨折的常见部位为胸腰椎、髋部、手臂远端。需要引起警惕的是,骨质疏松症患者第一次骨折后发生再次骨折的风险会明显增加。一旦发生胸椎、腰椎压缩性骨折,导致脊椎后弯,胸廓畸形,肺活量和最大换气量就会显著减少,患者往往容易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肺炎等并发症还会造成生命危险。

(1)血钙、磷和碱性磷酸酶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血清钙、磷以及碱性磷酸酶水平通常是正常的,骨折后数月碱性磷酸酶水平可增高。

(2)血甲状旁腺激素应检查甲状旁腺功能除外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者血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可正常或升高。

(3)骨更新的标记物骨质疏松症患者部分血清学生化指标可以反应骨转换(包括骨形成和骨吸收)状态,这些生化测量指标包括:骨特异的碱性磷酸酶(反应骨形成)、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反应骨吸收)、骨钙素(反应骨形成)、Ⅰ型原胶原肽(反应骨形成)、尿吡啶啉和脱氧吡啶啉(反应骨吸收)、Ⅰ型胶原的N-C-末端交联肽(反应骨吸收)。

(4)晨尿钙/肌酐比值正常比值为0.130.01,尿钙排量过多则比值增高,提示有骨吸收率增加可能。

(1)骨影像学检查和骨密度①摄取病变部位的X线片X线可以发现骨折以及其他病变,如骨关节炎、椎间盘疾病以及脊椎前移。骨质减少(低骨密度)摄片时可见骨透亮度增加,骨小梁减少及其间隙增宽,横行骨小梁消失,骨结构模糊,但通常需在骨量下降30%以上才能观察到。大体上可见椎体双凹变形,椎体前缘塌陷呈楔形变,亦称压缩性骨折,常见于第11、12胸椎和第1、2腰椎。②骨密度检测骨密度检测是骨折的预测指标。测量何部位的骨密度,可以用来评估总体的骨折发生危险度;测量特定部位的骨密度可以预测局部的骨折发生的危险性。

根据美国最新的国家骨质疏松症基金会制定的治疗指南规定,以下人群需进行骨密度的检测:65以上的绝经后妇女,尽管采取了各种预防措施,这类人群仍有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如有骨质疏松症存在则应该进行相应的治疗;存在1个或1个以上危险因素、小于65岁的绝经后妇女;伴有脆性骨折的绝经后妇女;需根据BMD测定值来决定治疗的妇女;长期激素代替疗法的妇女;轻微创伤后出现骨折的男性;X线显示骨质减少的人群以及存在可导致骨质疏松症的其他疾病的患者。

WHO建议根据BMD值对骨质疏松症进行分级,规定正常健康成年人的BMD值加减1个标准差(SD)为正常值,较正常值降低(1~2.5)SD为骨质减少;降低2.5SD以上为骨质疏松症;降低2.5SD以上并伴有脆性骨折为严重的骨质疏松症。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