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的预防与治疗
2006 Publications International, Ltd.
牛奶有助于对抗骨质疏松的影响
这个过程通常是这样的:有些人的骨分解过快,并且/或者骨生成过慢,骨质疏松由此而生。发生骨质疏松时,骨骼变得疏松,骨量减少,骨骼脆弱易断。尽管许多男性也会发生骨质疏松,但该疾病主要侵袭女性,部分原因在于女性的骨量原本就少于男性。对那些在骨骼生长阶段从未达到最佳骨量的人来说,患骨质疏松的可能性更大。
骨质疏松有时称为隐匿性疾病,因为许多人直到某天轻轻跌倒后髋关节骨折,或是进行一些看似安全的活动(例如拉起卡住的窗扇或打开拧紧的瓶盖)时腕部骨折了,才发现自己患有这种疾病。
大约1,000万美国人患有骨质疏松,另有3,400万人由于骨量较低,发生骨质疏松病的风险很高。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发现,50岁以上的人当中,50%的女性和25%的男性会发生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
接下来,我们将全面介绍导致骨质疏松的各种因素。我们还将探讨如何采取措施,预防这种疾病的发生或者把其危害指数降到最低,例如:如何选择正确的饮食和生活方式。本节我们首先对骨质疏松做一概述。
骨质疏松的病因大都不明。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该疾病的发病几率似乎是随年龄增长而显著升高,女性尤其如此。大多数人认为,骨质疏松是由女性雌激素水平降低、影响骨骼钙含量引起的。绝经(月经停止)会导致骨质疏松是因为绝经期女性体内雌激素分泌大大降低。
白人和亚洲女性比黑人女性更易发病,关于这一点,原因尚未完全阐明。此外,体型纤瘦特别是皮肤白皙的女性相较身体肥胖、肤色较暗的女性更易发病。
除了这些先天性的因素,骨质疏松还可以由其他因素引起。比如说手术切除双侧卵巢(女性性腺,产生雌激素)以及慢性关节炎(关节的炎症)都会导致骨质疏松。不爱活动或者活动较少的人似乎更易患病。
膳食中缺乏某些营养素特别是钙(可促进骨骼发育)时,也容易导致骨质疏松。因病而长期服用类固醇药物(如泼尼松)的人骨质疏松发病几率明显升高。另外其他危险因素还包括:吸烟、过早绝经以及骨质疏松家族史。
根据患者骨骼强度的不同,骨质疏松刚开始犯病时有的人可能毫无症状,而有的人就会极为疼痛。疼痛多见于下腰部。该疾病不会危及生命,但会导致骨折,对老年人来说,骨折会带来严重的并发症。起初,突发性背痛可能是椎骨(脊柱的骨骼)骨折引起的。
随着患者慢慢的复原,骨折本身的疼痛会逐渐缓解,但骨质疏松带来的不适还会依然存在。这种疼痛会使患者的活动进一步减少,使其他椎骨也变得脆弱。这样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疼痛导致患者活动减少,诱发骨质疏松,这进一步增加了骨骼脆性。
随着疾病的进展,脊柱缩短,导致患者身高降低,最多可达数厘米,或者导致脊柱弯曲,形成 “老妇驼背”。这些都是退化的椎骨在体重的压迫下接连发生骨折的结果。
通常,患有骨质疏松的人自己都会毫不知情,直到有一天发生骨折,进行 X 光检查时才会发现自己已经患了骨质疏松症。此时,骨质稀疏已经成为一种全身性疾病。为了杜绝这种情况的发生,在此建议绝经后的妇女以及长期接受类固醇激素治疗的患者进行简单的骨密度测定,以判断是否患有骨质疏松。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