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控制得好也可以长寿
楚天金报副刊讯 得了糖尿病,病情可轻可重,关键是自己如何对待疾病。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当晚本报开通“金报专家热线”,邀请湖北省内分泌学会主任委员、武汉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陈璐璐教授接听热线,解答读者朋友咨询的问题。陈教授接听热线后表示,糖友们在糖尿病治疗中,存在很多误区,只有避免这些误区,才能更好地控制血糖,也才能拥有更高的生活质量。下面是此次热线的摘要记录。
问:今年51岁,诊断Ⅱ型糖尿病5年,当时医生建议用药物治疗控制血糖。但我担心会对药物产生依赖,一直没有吃药,直到今年检查发现患有糖尿病肾病才开始用药,现在血糖控制得不好,有什么好办法?
陈教授:糖尿病是慢性进展性疾病,其主要发病机理为胰岛素分泌障碍和(或)胰岛素作用障碍,如果糖尿病患者没有进行规范化治疗,则体内负责产生胰岛素的胰岛β细胞将会缓慢破坏直至完全衰竭,就像蓄电池本身坏了,其蓄电量就会逐渐减少一样。所以说糖尿病需要终身服药来降低血糖是由于其本身发病机制决定的,并不存在所谓“药物依赖”问题。相反,许多药物有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的作用,研究证明这些药物能延缓Ⅱ型糖尿病的进展及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一旦出现并发症很难逆转,只能通过治疗延缓病情进展。
问:56岁,一年前开始出现多尿、体重减轻、乏力等症状,被确诊为Ⅱ型糖尿病。 听说糖尿病不可能治愈,一辈子都要与病魔纠缠,还不能随意吃美食。现在用药物治疗,但降糖效果并不理想,怎么办?
陈教授:虽然说糖尿病是慢性终身性疾病,根据现有科学手段尚不能完全治愈该病,但是糖尿病是可控的,它不像某些绝症没有合适的治疗手段。只要血糖控制良好,糖尿病患者的最终寿命与健康人群是无差异的。所以患了糖尿病也不要过度悲观。相反,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利于控制血糖,这样形成良性循环,患者对糖尿病就不再充满恐惧。
问:老伴患Ⅱ型糖尿病七年余,一直使用降糖药物治疗,血糖控制尚可。半年前他听说一位糖尿病病友因为血糖控制差,不慎患上糖尿病足最后截肢,感到极为震惊。于是他开始非常重视降糖治疗,同时严格限制饮食,三餐的主食都是杂粮,肉食蛋禽也很少吃。半年下来,体重下降15斤,原本就较瘦的他变得疲乏无力。这样做对吗?
陈教授:饮食干预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础,但是过分限制饮食不但可能发生低血糖等不良反应,不利于平稳降糖,反而可能会使机体发生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等,严重危害患者身体健康。所以糖尿病患者既要适当限制饮食,又要保证每日有充足的营养摄入。可以少吃多餐,每次正餐进食七至八成饱,餐间搭配低糖蔬果或其他低糖食品,保证每日摄入适量蛋白质及一定量蔬菜,尤其是绿色蔬菜。只要患者多加注意,就能既降糖,又保证饮食。
问:60岁,患糖尿病3年,一直口服降糖药物,血糖控制时好时坏。医生建议改用胰岛素治疗。用胰岛素是不是有很大的副作用?
陈教授:正常机体每日会产生适量胰岛素来控制血糖,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内自身胰岛素量或其作用不足而需要外源性补充胰岛素来降糖,这种降糖治疗是最直接的。虽然胰岛素也有一定副作用,但其副作用较小,患者不必对胰岛素充满恐惧,只要在医生建议下合理使用胰岛素,同时避免发生低血糖,就能安全地应用胰岛素治疗,达到血糖良好控制的效果。
问:父亲78岁,患糖尿病十余年。最近由于结肠癌行手术治疗,术后随机血糖19.3mmol/L。能不能尽快降低血糖?
陈教授: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老年人,如果血糖降低过快,可能诱发低血糖、心脑血管病等危险。所以患者切不可盲目追求快速降糖,尤其是平衡能力差的老年患者。在非急性状态下,应该稳步将血糖调节至正常范围,使机体逐渐适应血糖变化,同时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整理:记者李娅 通讯员闵洁)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