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喉癌术后喉咽支气管源性囊肿1例

发布日期:2014-11-14 09:28:29 浏览次数:1603

患者男,64岁,以喉部分切除术后3年,进行性呼吸困难2个月于2007年3月由门诊收住入院。专科检查:间接喉镜下可见右梨状窝巨大新生物,声门裂狭小,声带窥不清。喉部CT检查:右侧喉部见囊性肿块,边界清楚,增强后未见明显强化。电子喉镜下右梨状窝,喉前庭见一巨大新生物,致喉前庭阻塞,活检组织不脆,病理报告为:鳞状上皮底层细胞增生伴间质少量炎症细胞浸润。颈部B超检查未见颈部淋巴结肿大。考虑喉咽囊肿,但喉癌术后复发不能排除,决定行喉腔探查术。手术采用喉裂开+舌骨下联合进路暴露喉腔,见右梨状窝及喉咽腔处一大小约5cm×5cm×4cm肿物,上达舌骨水平,下至喉前庭,梨状窝底部,向后至右批裂关节后方及部分喉咽后壁,肿块和杓会厌皱壁融合,可见囊腔,腔内有大量黏稠液体,囊壁薄。术中送快速冰冻切片示:支气管源性囊肿。术中完整剥离肿块,用残余杓会厌皱壁黏膜和右声门上组织缝合,封闭右梨状窝,修复喉腔。术后常规石蜡病理切片报告仍为喉咽支气管源性囊肿。术后患者恢复良好,于10d后出院。术后2个月门诊随访,患者恢复良好,呼吸平稳,咽喉部黏膜光滑,未见新生物残留。

讨论

咽喉部支气管源性囊肿极为罕见,国内外文献鲜有报道,因此也极易误诊。支气管源性囊肿在间接喉镜下为表面光滑的圆形肿块,色黄;CT平扫呈圆形或椭圆形,水样密度,界限清楚,增强后无明显强化。咽喉部有上述表现肿块考虑为咽喉部囊肿,但诊断为支气管源性囊肿则需依靠病理切片检查。支气管源性囊肿的囊壁与支气管结构相同,为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覆盖的薄壁囊肿,囊壁内可见腺体,少量平滑肌组织。可在行电子喉镜检查时取活体组织标本,但由于活检钳细小,并不一定均能准确取到囊壁组织,如上述病例活检时并未取到囊壁,因此决定手术探查,术中行快速冰冻切片确诊。

喉癌术后发现咽喉部肿块,首先考虑喉癌的局部复发,但是局部复发的肿块表面多粗糙,CT增强后可明显强化,这与支气管源性囊肿的CT增强不强化不同。也有因为复发的肿块周围纤维组织增生,肿块坏死,囊变而出现肿块不强化的情况,但是这种情况的肿块CT平扫多表现为边界不清,形状多样,密度不均匀的阴影,肿块内CT值多为组织密度,也与支气管源性囊肿的水样密度不同,由此可以区分,病理组织切片可作确诊。

您当前浏览的是:喉癌术后喉咽支气管源性囊肿1例

来源:德医堂肿瘤医药网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3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