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说说耻骨联合分离附孕期疼痛及处理的有关资料未名空间mitbbs
耻骨是位于骨盆前方的两片骨头,中间有空隙而非紧靠在一起。两片骨头间靠韧带及纤
维软骨组织联接起来,这个区域就叫耻骨联合。未怀孕的女性,其两片耻骨间的正常距
离为4—5mm;孕7-10周时分泌松弛素,可使骶髋关节和耻骨间纤维软骨及其韧带变得松
弛,耻骨间隙较未孕时增宽,两者间的距离至少会增加2-3mm,使得骨盆的伸缩性变大,
以给予胎儿更多的成长空间。到了妊娠晚期,耻骨联合中间的缝隙甚至可增宽至0.3
~0.4厘米,以便为分娩时胎头能顺利娩出做好准备。因此耻骨联合分离几乎会发生在
所有妊娠的女性身上。
耻骨联合的上述变化,大多数孕妇都会安然无恙,只有当耻骨分离过大时,才会出现牵
拉痛,尤其在行走、上下楼时,由于身体重心偏向一侧,造成耻骨错缝,牵拉耻骨间的
纤维及韧带,故而更易引起疼痛。有些准妈妈可能由于对上述激素的敏感度太高,使得
耻骨联合区域非常松弛,两者之间的距离超过10mm;或因骨盆的大小、排列有问题,让
这个关节处承受了较多的压力,而导致了耻骨联合过度分离的发生,于是就感觉到了大
腿根部的疼痛。
产妇大都在分娩后黄体素分泌恢复正常,松弛的韧带及软骨也随之恢复正常。可在0.05
%-0.1%的产妇中,因内分泌(黄体素)分泌过多,致使韧带过度松弛,产时两侧骶
髂关节及耻骨联合易发生分离。产程过长,胎儿过大,产时用力不当或姿势不正,以及
腰骶部受寒等多种因素,造成产时或产后骨盆收缩力平衡失调,有可能使骶髂关节软骨
面发生错位。因骶髂关节的关节面粗糙,在形态上变化较多,易发生关节细微错位。由
于上述因素,造成产后骶髂关节错位,致使耻骨联合面不能恢复到正常位置,经过一段
时间未能自行回复,症状加剧者,就形成了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
本病很少因单纯的外力所致,主要见于妊娠后期和产后妇女,尤其在分娩前,由于内分
泌因素影响,使耻骨联合韧带松弛是本病发生的内在因素。怀孕后期,由于胎儿重量压
迫骨盆造成耻骨联合分离,或在分娩时,如果产程过长,胎儿过大,接生粗暴,使松弛
的耻骨联合韧带发生损伤,产后耻骨联合不能恢复到正常位而发生分离。
耻骨联合分离表现为耻骨联合局部突然发生的疼痛,常可听到撕裂声,疼痛可放射到腰
部、股部或腿部。活动时(散步或弯腰时)会产生一种蹒跚步态,在耻骨联合上方可触
及裂口,少数人可伴有局部软组织肿胀和血肿,阴道检查也可触及耻骨联合分离。骨盆
挤压分离试验可导致耻骨联合部位疼痛。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和体征,X线对诊断意
义不大.
临床以耻骨联合处疼痛,且有明显压痛,单侧下肢不能负重,行走无力,双下肢抬举困
难,腰臀部酸痛为主要表现。如让患者仰卧,医者双手重叠置于耻骨联合处,垂直向下
压挤,可感觉疼痛。疼痛严重者,两下肢外展与起坐也发生困难,甚至不能行走。临床
症状主要有:
耻骨有左右两块,合抱构成骨盆前缘。耻骨间有纤维软骨相连并有韧带加固,平时不易
活动。孕后由于激素的影响,两耻骨稍有分离,使胎儿将来能顺利娩出。 但是,若耻
骨分离较大,便会在行走尤其是举步上楼时引起牵拉痛。因为上楼时后腿着地,身体重
心偏向一侧,左右耻骨错缝,牵拉纤维软骨和韧带,以致疼痛。若分离严重,韧带撕裂、
水肿,就不能行走。
当耻骨联合分离大于1cm时,相当于耻骨联合部分或全部分离,往往普遍出现症状,并
需要治疗。耻骨联合分离的发生率为0.2%~0.03%。胎头下降对骨盆包括柔软的耻骨韧
带的压迫;自然分娩中宫缩强度及分娩速度的影响,可能是耻骨联合分离的原因。与耻
骨联合分离有关的病因学因素包括:
发生耻骨联合分离而产生疼痛后,最重要的措施是卧床休息,减少活动,也可以用绷带
固定而减轻疼痛。耻骨联合分离常常同时合并耻骨联合关节软骨炎,所以也可抗炎治疗。
疼痛严重者还可以用麻药局部封闭治疗。总之,妊娠晚期耻骨疼痛是由于耻骨联合分
离而引起的,分娩后疼痛会逐渐好转。
通常采用保守治疗就可使功能完全恢复,很少需要手术治疗。产后绝对卧床休息,一般
取侧卧位。卧床时间依症状轻重、软组织受累情况及分离程度而定,并可用骨盆腹带绷
紧骨盆,或采用骨盆复位术等治疗。症状常在产后8周消失。临床上仅对复位不适当、
再次分离或症状持续存在的患者方考虑外科手术治疗。与耻骨联合分离有关的并发症有
骨不连、耻骨关节炎和耻骨骨炎、出血和感染,但极少见。耻骨联合分离一般不影响以
后的妊娠,但有些患者在以后的妊娠中尤其晚期妊娠时可感到耻骨联合部位疼痛。
●注意适当休息。当妊娠月份较大时,耻骨分离较大时,应适当减少不适宜的活动。
产后避免过早起床,避免较大的活动幅度。诸如提拿重物、抬重物等均不适宜,以防止
扭伤骨盆,发生或加重耻骨分离。
●照特殊孕妇。对于双胞胎、巨大儿或孕妇体重超重者,要给予特别关照。因这些孕
妇体重总量大,耻骨所担负的重量也自然增大。对于胎儿过在者,应合理饮食,以免营
养过剩,造成胎儿过大过重等发育异常,导致耻骨分离。
●产后应避免过早起床或在床上扭动腰臀部,也不宜用布带紧裹腰身,以免起床或活
动不便而扭伤骨盆,加重耻骨分离。
●不要强忍疼痛。如果某些动作让你感觉疼痛,可能的话,尽量避免这些动作。如果
你让这种疼痛恶化下去,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
●经常做小幅度的动作。因为你在做一些动作的时候,可能不会马上感觉到它的后果,
但等到晚一点或睡觉的时候,你就会有感觉了。
●经常坐下来休息,坐下时,尽可能直立后背,并给后背一个很好的支撑。
●爬楼梯的时候,一次迈一个台阶。先将比较有力或方便的那条腿踏上台阶,然后再
迈另一条腿。上每级台阶时,都重复这个动作。
●避免使双腿持续分开的动作,比如上下汽车,或进出浴盆等。如果你必须分开双腿,
一定要小心地、慢慢地移动。
●尽量避免蛙泳,采用其他泳姿游泳时,也要小心。人们经常认为游泳能起到帮助作
用,因为人在水里时会比较舒服,可是当从水里出来后,疼痛就会加重。
●经常做骨盆底肌肉运动和小腹运动,能帮助缓解怀孕对骨盆造成的压力。你可以做
一些安全简单的小腹运动,首先将手和膝盖着地,趴在地上,使背部与地面保持水平。
吸气,然后,呼气时收紧骨盆底肌肉,同时,尽量向上收起肚脐。保持这种收缩姿势5
~10秒钟,不要憋气,背部保持不动。运动结束时,慢慢放松肌肉。
早期先兆流产以及宫外孕会引起腹部剧痛,先兆流产还会伴有阴道流血。准妈妈一旦出
现不明原因、且无法缓解的腹部剧痛,甚至出现阴道流血状况,必须立即前往医院就诊。
部分女性在怀孕早期可能发生头痛现象,这种症状属于常见的早孕反应。在头上敷热毛
巾,能有效缓解头痛。
随着子宫逐渐变大,准妈妈的肠胃增加了很大的压力,而且荷尔蒙使隔离食道和胃的肌
肉变得松弛,从而导致胃酸容易向上翻涌,并使胸部产生灼热感。为了缓解胃部疼痛,
医生通常会建议准妈妈每日少食多餐,少吃酸辣食物,饭后半小时内不要躺倒(吃饭时
尽量坐直,这样胃酸就不会向上走)。如果你晚上经常胃痛,可以请医生为你开一些抗
酸剂,在睡前服用。
由于从妊娠早期乳房就开始增大,充血明显,因此,准妈妈会感觉乳房发胀有刺痛。所
以随着孕周的增加,选配适当的胸罩可减轻这种感觉。
中期妊娠时,准妈妈往往会出现圆韧带牵拉痛、腿痛、子宫不规则无痛性收缩感觉。
如果准妈妈出现不明原因、且无法缓解的腹部剧痛,甚至出现阴道流血状况,可能是晚
期先兆流产所导致的,准妈妈须立即前往医院就诊。
怀孕中期以后,随着子宫逐月迅速增大,子宫四周的韧带由原来松弛状态变为紧张状态,
尤其是位于子宫前侧的一对圆韧带,由于过度牵拉,可能造成牵引胀痛。但是疼痛不
会太重,仅是轻微抽痛。这种情况不须特别治疗,只要注意休息就可以了。
进入怀孕中期,准妈妈的小腿和大腿的后面,可能会发生疼痛,与坐骨神经痛相似,如
果准妈妈同时还患有下肢静脉曲张,则疼痛会更加剧烈。
从怀孕5个月开始,双腿还可能发生痉挛抽筋,尤其是在夜间易发作,往往把进入梦乡
的孕妇痛醒。适量补充钙片或维生素B可以减轻症状。如果症状较重,应当卧床休息,
或去医院检查。
自妊娠12周起,子宫会出现不规则无痛性收缩,这种收缩在腹部检查中可以感觉到,有
时准妈妈自己也能感觉到。准妈妈们会觉得腹部一阵阵发硬,但是无疼痛感觉。这种情
况不必紧张,只要注意适当休息即可。
到了晚期妊娠后,准妈妈们觉得负担日益加重,诸如上肢疼痛麻木和无力、耻骨联合疼
痛、坐骨神经痛、外阴肿胀疼痛、痔疮痛、尿痛、牙龈肿胀疼痛出血……
准妈妈妊娠晚期可能会感到单侧或双侧手部阵发性疼痛、麻木,有针刺或烧灼的感觉。
这是由于怀孕期间分泌的激素,尤其是松弛素会引起筋膜、肌腱、韧带及结缔组织变软、
松弛,同时累及神经所造成。手部有浮肿时或过度伸或屈腕时可触发症状。
准妈妈要减少使用电脑的时间,如果不行可以买一个腕托安在电脑键盘上(这样可以减
轻对腕神经的压迫)。
当感觉手指上有针扎般的疼痛时,轻轻按摩手指5分钟。上肢疼痛、麻木和无力多在夜
间发病,因此,睡觉时最好在手和手腕下垫一个枕头。
准妈妈容易得痔疮,尤其是在进入妊娠晚期后,便秘、痔疮的程度可能会加重。为了防
止便秘,建议准妈妈们多喝水,多吃富含纤维质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和全麦面包)。
另外,经常做运动也能帮助你刺激消化系统。
如果痔疮有灼热的疼痛感,而且发痒,准妈妈可以请医生开一些医用按摩乳,以擦拭疼
痛的部位。
进入怀孕中晚期,有些准妈妈会感到耻骨莫名其妙的疼痛,有牵拉感觉,在上楼梯时,
痛感就更加明显。准妈妈的耻骨间隙较未孕时增宽,这是胎儿日益增大的生理需要。到
了孕妇分娩之后,耻骨间增宽的间隙也就逐渐恢复原来的位置。孕妇耻骨联合分离导致
的疼痛,一般人是可以忍受的。如果大幅度地耻骨错缝,在分离严重时导致韧带拉伤、
水肿,造成行走困难,准妈妈就必须卧床休息。
坐下时最好不要搭腿,一有机会就把下肢抬高,有利于下肢静脉血液的回流,减轻对血
管造成的压力。孕期专用长筒袜对预防下肢静脉曲张也有一定帮助。但不要按摩静脉血
管,避免对静脉血管造成损伤。
有些准妈妈在妊娠中晚期会感觉外阴部肿胀,同时局部皮肤发红,在行走时外阴出现剧
烈疼痛。这种现象临床上称为外阴部静脉曲张。预防外阴静脉曲张主要在于:避免妊
娠后期长时间的站立;避免穿过紧的裤子和鞋袜;不要接近热源或用过热的水洗浴。如
果已经发生外阴静脉曲张现象,准妈妈可以进行局部冷敷,或以冷开水坐浴,使外阴部
的曲张静脉血管收缩。局部涂抹氧化锌软膏,再撒一些爽身粉,同样有助于曲张静脉血
管收缩。
●坐骨神经痛
随着胎儿的不断发育,胎儿的重量会给准妈妈的背部增加压力,并且挤压坐骨神经,从
而使准妈妈在腰部以下到腿的位置上产生强烈的刺痛。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选择自己舒适的体位和睡眠姿势可以减轻这种疼痛;
――睡觉时左侧卧,并在两腿膝盖间夹放一个枕头,以增加流向子宫的血液;
在妊娠晚期,随着子宫日渐增大,准妈妈的身体重心渐渐前移,在站立或走路时,为保
持重心平衡,准妈妈必须将肩部及头部向后仰,形成一种孕妇特有的挺胸突肚姿态。这
种姿态容易造成腰部脊柱的过度前凸弯曲,从而引起脊柱痛。
这种腰痛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没有危险性,只要适当注意休息,避免长时间站立或步行
即可。然而,有一种腰痛必须引起重视,它主要表现为右下腹部伴有疼痛感,并向右大
腿放射,同时伴有尿频、尿急等症状。这其实是一种名为“卵巢静脉综合征”的妊娠期
并发症。一旦发生此并发症,应及早去医院诊治。
随着孕周的增加,由于受大量雌激素影响,准妈妈的齿龈变得肥厚,易患齿龈炎,并且
出血疼痛。所以,准妈妈需注意口腔清洁卫生,刷牙时要选用柔软的牙刷。
临产时,准妈妈的下腹部会产生轻微胀痛,这时,准妈妈不必紧张,要开始做好待产准
备了。当产生有规律并逐渐加强的宫缩痛时,准妈妈应到医院待产,迎接宝宝的安全降
临!
上文中提到的孕期疼痛,大多是生理性的。然而,有些病理性的疼痛必须引起准妈妈的
重视,比如先兆流产、先兆早产的宫缩痛、羊水过多时的腹部胀痛、羊水过少时的胎动
有些甚至病症甚至是威胁准妈妈生命的,比如宫外孕,流产破裂的内出血急腹症疼痛,
胎盘早剥时的腹部剧痛,妊高征的头痛,子宫破裂时的腹部撕裂样疼痛,合并阑尾炎、
肠梗阻的外科急腹症疼痛……
无论是怎样的疼痛,只要伴有阴道流血流液、发热、呕吐、严重头痛、晕厥、胎动减少
或消失等症状,就须赶快就医!
月经超过一定时间没有来潮,就要到医院就诊,确定是否为宫内妊娠。如果是宫外孕,
可及早采取措施,使准妈妈免受痛苦。
即使是确定了宫内妊娠的准妈妈,如果出现阵发性下腹疼痛,并伴有阴道流血流液,一
定要到医院就诊。出现这种状况,通常是流产或早产的先兆。必要时,要做B超以了解
胎儿胎盘等情况,以决定是否进一步保胎或作出其他处理方法。
准妈妈如果觉得头痛厉害,且出现日趋加重的趋势,并伴有呕吐、胸闷,甚至出现视物
模糊的现象,就该引起准妈妈重视了,这可能是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严重并发症。如果
不及时治疗,会危及母子安全。
如果腹部不慎受到外伤,或是患有合并妊高征的准妈妈,一旦出现腹部剧痛如硬板样,
不管是否有阴道流血,很可能是胎盘早剥,一定要急诊到医院。
各种原因所致的胎儿下降,在临产后因子宫上段肌层强烈收缩而子宫下段被牵拉、伸展
、变薄易破。子宫破裂时,孕妇感到下腹持续剧痛、极度不安、面色潮红、呼吸急促;
子宫破裂瞬间剧痛,破裂后疼痛减轻,孕妇陷于休克状态。曾经有过子宫手术史出现下
腹部特别是原疤痕处的撕裂样疼痛,一定要争分夺秒立即到医院,很可能是先兆子宫破
裂或子宫破裂;
在妊娠中晚期,羊水较少的准妈妈,由于胎儿皮肤与羊膜紧贴,每当胎动时孕妇会感到
疼痛;如果羊水过多,子宫高度膨胀时,准妈妈会产生压迫症状,感到腹部胀痛,消化
不良。急性羊水过多患者,还会有呼吸急促、心悸、脉速,不能平卧、外阴及下肢水肿、
静脉曲张等症状。发生上述状况的准妈妈,要及时去医院检查。平日里配合医生按时
做好产检,是应对可能出现的羊水过多或过少情况的最好措施。
――曾经有子宫肌瘤病史突觉下腹部特别是肌瘤部位疼痛明显并可能伴有发热,很有可
能是子宫肌瘤变性,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如果在孕期特别是孕晚期出现右上腹疼痛向右肩部放射、腰部疼痛、腹部疼痛,并
同时可能有发热、恶心、呕吐、腹泻、排气排便异常等消化道症状,很可能是合并外科
疾患,如胆石症胆绞痛、肾绞痛、阑尾炎、肠梗阻等,也应立即到医院并且需要多科合
作治疗。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