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出现粒细胞减少的治疗

发布日期:2014-11-08 12:55:07 浏览次数:1595

系统性红斑狼疮对血液系统的损害会涉及到中性粒细胞的减少,外周血循环中的中性粒细胞数目成人2.0109/L,儿童1.5109/L者称为中性粒细胞减少,由于在粒细胞中以中性粒细胞占绝大多数,所以又称为粒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低于0.5109/L时称为粒细胞缺乏。

约50%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在病程中有粒细胞减少,其程度往往与疾病活动性相关,随着基础病治疗好转,粒细胞计数多能恢复。发生机制包括自身抗体使粒细胞在外周循环中破坏增多、自身免疫反应导致骨髓损伤引起粒细胞生成障碍等。

此外,需警惕其它可引起粒细胞减少的原因。风湿免疫病患者由于免疫功能低下易患各种感染,可引起急性或亚急性假性粒细胞减少;许多风湿免疫病的治疗药物可抑制骨髓产生粒细胞或诱发免疫反应引起粒细胞破坏,如多数免疫抑制剂和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抗癫痫药、别嘌醇、噻嗪类利尿剂。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出现粒细胞减少的治疗方式主要有:

预防感染:粒细胞减少者发生感染的风险增加,应给予呼吸道和消化道保护性隔离(戴口罩、清洁饮食)。口腔和肛周有大量细菌滋生,易成为感染源,所以需每日多次用朵贝尔漱口,每晚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加温后坐浴。

治疗原发病,粒细胞减少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活动常见的表现,控制病情后多能恢复正常。此外,要注意药物因素,停用一切可能引起粒细胞减少的药物。

升高粒细胞的治疗:慢性白细胞减少而无相关症状者一般不需升白细胞治疗,但需监测白细胞计数。粒细胞缺乏者需立即住院治疗。粒细胞减少程度严重或感染风险较高者可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注射以刺激骨髓产生粒细胞。

严重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是临床重症,往往病情发展迅速,必须立即就诊、积极处理。但临床常常难以明确感染部位,因此必须积极寻找感染源,完善影像学检查,反复血、尿、便和咽拭子培养,立即给予静脉足量广谱抗生素进行经验性治疗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待病原体明确后换用针对性敏感抗生素。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