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感染

发布日期:2014-11-03 14:44:45 浏览次数:1600

感染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病情加重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下面,专家重点为大家介绍一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感染的问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您看后有其他的疑问,可以直截咨询专家,电话。

感染的病原体既有常见的化脓菌,又有多见于机会感染的少见细菌、真菌、病毒及原虫。感染类型既有全身多部位感染,也有单一部位的多重感染。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由于自身免疫功能不足而易发生感染,而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时应用的糖皮质类固醇和其他免疫抑制剂又增加了病人对感染的易感性。SLE病人合并感染时的临床表现有时很难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情活动的表现相鉴别。SLE病人合并感染时的治疗也要兼顾其基础病和合并症.总之,SLE合并感染是一个常见而复杂的临床问题,值得我们加以谊视和研究。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感染的外在易感因素

一、肾上腺糖皮质类固醇和免疫抑制剂的使用

很多资料表明,肾上腺糖皮质类固醇和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是SLE病人合并感染的重要易感因素。在合并感染的SLE病人中,90%以上在感染发生前或感染时正在使用糖皮质激素类固醇和(或)免疫抑制剂。使用最多的激素品种是泼尼松,其实是地塞米松;免疫抑制剂使用最多的品种是硫唑嘌呤和环磷酰胺。

糖皮质类固醇的生理、药理作用使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对感染的易感性增加,这些作用包括:使宿主的炎症反应能力下降,淋巴组织中淋巴滤泡的融解以及免疫球蛋白的合成减少。

一系列临床观测表明,糖皮质类固醇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发生严重机会感染的主要危急因素。应用糖皮质类固醇的时间越长,机会感染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大。但有报导,尽快一般而言长疗程糖皮质类固醇治疗增加了机会感染的可能性,而不同的使用方法其影响程度有所不同。

糖皮质类固醇意外的免疫抑制剂,格外是硫唑嘌呤和环磷酰胺的应用也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生感染的危急因素。

二、医院感染

整形医院感染,也称院内感染,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感染中占相当比例,提示住院治疗及医院的非凡环境也可能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对感染的易感性增加的外在因素。

三、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感染类型

1、细菌感染

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泌尿道和皮肤占居前三位。在医院感染中则以呼吸道、泌尿道和消化道占前三位,其后为败血症及皮肤。

感染的细菌种类表现为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约占50%),革阳性杆菌列第二位(约占35%)。在革兰阴性杆菌中以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产气杆菌、变形杆菌、钻质沙雷菌及拘橡酸杆菌较为常见。在革兰阳性球菌中以金黄色有萄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苗、粪肠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及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较为常见。S比病人感染的致病菌还包括抗酸杆苗,厌氧菌和真菌。

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中某些常见的病原菌感染可以发生在少见部位。如在一般病人由葡萄球苗引起的化脓性心包炎比较少见。但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则相对多见,甚至有淋球菌致心包炎并发生心包压塞的报导。其他如细菌性会厌炎、面部蜂窝织炎和多发性软组织脓肿等也有报导。

推荐导读 >> SLE患者的康复留意事项有什么

将住院的SLE和非SLE病人相比较。前者患沙门菌感染的危急性增加,这类病人的沙门菌感染可表现为腹泻、产气性下肢脓肿、关节炎、骨髓炎脊柱炎

SLE比病人可发生活动性结核,但因其表现可类似于SLE的病情活动,因此易致诊断和治疗的延误。

2、病毒感染

SLE病人最常见的病毒感染是带状疱疹。欧美国家报导其感染率为3%-21%,日本的报导高达43%,我国的一组病例中为3.8%。一般认为糖皮质类固醇和细胞毒性药物的应用使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易患此种感染,但也有报导认为在轻型或病情不活动的SLE病人也常发生带状疱疹。中枢神经系统(CNS)带状疙疹病毒感染也有报导,其表现有时类似于活动性狼疮。

单纯疙疹病毒感染在SLE中也比较常见,多见于食管和肛周,如不及时治疗,常播散至肝脏,易致肝坏死、昏迷乃至死亡。

巨细胞病毒(CMV)感染少见,一旦发生CMV肺部感染常危及生命。此外在SLE病人中血清抗单纯疱疹病毒6型(HSV-6)和抗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抗体阳性率高于对照组,但无临床表现。

3、真菌感染

最为常见者是白色念珠菌感染,大多表现为鹅口疮,在接受糖皮质类固醇和细胞毒性药物治疗时则可向食管延伸并造成黏膜摧毁。

隐球菌感染多表现为隐球菌脑膜炎。国内一份资料分析了23例SLE合并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发觉就其一般临床表现而言,并无明显特征性。SLE病人合并隐球菌脑膜炎的诊断要点是:①慢性或亚急性起病;②病程中出现发热,不能用SLE活动来说明;③有头痛、神经情神症状或脑膜刺激症等临床表现;④脑脊液检测有感染性改变;⑥CSF涂片或真菌培养发觉隐球菌。其中第⑤点是该症与SLE脑病相鉴别的要害,因为系统性红斑狼疮脑病与隐球菌脑膜炎有着相似的临床表现和CSF生化异常。由于SLE合并隐球菌脑膜炎的诊断比较困难,因此临床医师应对此症维持高度警惕性。若该病人临床上考虑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但在激素加量,格外是在冲击治疗后发热不退或反而升高,应高度疑惑感染的存在。特别需排除隐球菌脑膜炎等颅内感染

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的真菌感染还有毛霉菌病、曲霉菌病。毛霉菌常导致CNS感染和血栓性血小伴减少性紫癜,死亡率甚高。曲霉菌病常见于肺部,表现为发热和咳嗽,致命性曲霉菌性脑膜炎和败血症也有报导。其他较少见的真菌感染还有球抱子菌病和足分支菌病。

4、寄生虫及原虫感染

只有报导的见于红斑狼疮病人的寄生虫感染有粪类圆线虫及内脏利什曼原虫、肺吸虫等。粪类圆线虫感染主要表现为严重营养不良、腹泻和电解质紊乱

最后专家要提醒,接受治疗请一定要选择正规专业的大型医院,请权威的专家为您治疗,这样不仅保证了您的安全,也提高了治疗的成功功率。如有其他疑问,请咨询在线专家。

推荐导读 >> 导致变应性血管炎的病因

(编辑: 德华 )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