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医九宫回阳体质疗法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
定义:御医九宫回阳体质疗法是侯丽萍教授通过对风湿病病因病机的研究,在皇家御医精髓的基础上,根据天人合一理论、藏象理论、经络理论、三焦气化理论,集传统自然疗法之长,综合现代医学科学技术之新,而创立的一套改善患者体质,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恢复人体自免疫、自调节、自恢复、自节律体系,缩短病程的非yao物疗疗法。御医九宫回阳体质疗法通过通经络、通脏腑、通三焦,调脾固肾、补虚养脉,恢复机体内部系统平衡,提升自免疫功能。
系统性红斑狼疮 是一种慢性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是由于免疫系统失衡引起的微循环障碍,目前仍属病因不明的难治之症,现代医学多采用免疫抑制剂、肾上腺皮质激素、非甾体抗炎药及抗疟药治疗,但毒副作用明显,停药后易产生反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治标不治本。众多狼疮患者也因此反复发作、久治不愈,非常痛苦,对身体,财力,家庭,以及精神状态都是严重的伤害。此类患者多出现心理的脆弱,对生活失去信心,甚至轻生。往往错过了早期SLE患者在脏器没有受损的情况下的最佳治疗时间,致使多脏器累及受损,危及生命。
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属于温毒发斑、痹证、日晒疮、蝴蝶斑范畴。中医认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因为五脏亏虚,邪阻三焦导致经脉痹阻,三焦不通,传统中医多采取行血补气、通经络的药物,但是因为起效慢,疗程长,并且因为患者经脉痹阻,三焦不通,药物往往无法精准到达病灶局部而导致疗效欠佳。
侯氏疗法的灵魂是通则不痛,御医九宫回阳体质疗法以祛瘀通阻、引药入位为治疗原则,通过独特的体质疗法,彻底疏通痹阻的脉络,保证药物能够到达失养脉络发挥疗效。
在继承祖国传统医学瑰宝针灸、推拿、拔罐等医疗技术的基础上,将人的体质分为六大类型,创造性研究总结出九宫回阳、经络导引、梅花针与药物离子导入等体质疗法,根据患者不同体质进行科学组合、辨证施治,彻底疏通久病瘀阻的脉络、三焦、脏腑,引药入位、发挥疗效,把失衡的经络调整平衡,
九宫是以神阙穴为中心的区域,是人体真元所在。九宫回阳法就是以神阙穴为中心选取任脉及足阳明胃经的九个穴位组成为主,辅以温针灸,以涵养阳气,温经祛寒的方法。
(一)作用机理
九宫穴即以神阙穴为中心,包括双侧梁门穴、水道穴、天枢穴,及中脘穴、关元穴九个穴位组成的九宫格区域。该区域位于中、下二焦,中焦为脾胃所居,是人体的后天之本,下焦是肝肾所在,是机体肾阴肾阳的寓所,九宫区域是人的生命所在,是人体阳气的根本,为阳气所居的宫殿,是人的动力系统。侯氏秉承《黄帝内经》: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认为养护阳气是养生治病之本。肾阳不足,三焦气化不利在风湿病的发病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的方面,在治疗上首先要激发和培补元气,使肾阳旺盛,促进三焦通畅,经隧气血得运,痹者得除。选取九宫穴,用温针灸来涵养、固护人体之阳气,以达驱散内伏寒邪、温益真元、健脾化湿、通调三焦、舒畅气机,扶正固本之功。中脘穴为胃之募穴,人赖百谷以养其身,凡养生调病者,当首应调和胃气,胃气调则生,是人体养生之要穴之一,可调节脾升胃降的功能,其在三焦整体的气机的升降出入运动中起着枢纽作用。关元为小肠募,使足三阴足阳明任脉之会,五脏六腑之本,为人身阴阳元气交关之处,即元气之关,用之温下元,暖胞宫,补元气,调气血,通经络。天枢是足阳明胃经穴,大肠募,我国古代星家以北斗第一星为天枢,主持天际各星运行之律。以人事合天道,喻穴居人身上下枢要之处也。喻本穴犹天之中枢,在治疗上,可促使胸腹之气上下沟通,以促人体正常运行,能调胃肠、行气血,通三焦。梁门、水道为胃经穴。梁,屋顶之横木也。门,出入之通道也,取之益阳气,消寒滞,开痞郁,即破横亘之梁,而开水谷通敞之门。水道,即水液通行的道路,本穴当膀胱上系,功在治水。天枢、梁门、水道三穴共用,可通粮道、治水道、行天道,具有调中气、和肠胃、化水湿之效。针刺和艾灸九宫穴可收温益真元、健脾化湿、通调三焦之功。
(二)功效:温益真元、健脾化湿、通调三焦
(三)适应症
1、 代谢综合症:高血脂、高血粘度、高尿酸、高血糖、高血压等。
2、 风湿病及颈肩腰腿病患: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颈椎病、腰椎病、骨关节病、肩周炎等。
(四) 注意事项及禁忌症
九宫回阳疗法虽然法简方便,但在临床应用时,尚须注意以下几点,以保证其安全有效。
1、施治前嘱患者排空大小便,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选用合适的灸疗穴位及剂量。
2、灸灼过度如局部出现水泡,如水泡不大,可用龙胆紫yao水擦涂,并嘱患者不要抓破,一般数日后即可吸收自愈。如水泡过大,宜用消毒针具,引出水泡内液,外用消毒敷料保护,也可在数日内痊愈。
3、患者在过于饥饿、疲劳、精神过度紧张时,不宜立即进行针刺,要防晕针。
4、孕妇、妇女经期及腹部皮肤有感染、溃疡,瘢痕或肿瘤及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的患者禁用。
5、灸后余火要妥善处理,防止复燃。
6、小儿慎用。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