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性黄疸治疗莫迟疑
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症状,表现为皮肤和巩膜的黄染。一些家长认为新生儿期黄疸可自行消退,无须重视。其实,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因为有许多病理因素也可引起新生儿黄疸,如未及时治疗,可引起新生儿大脑损伤,导致后遗症发生。
当新生儿出现黄疸时,首先应判断其黄疸是生理性的还是病理性的。生理性黄疸一般在出生后2—3天出现,为血清未结合胆红素增加。新生儿一般情况好,吃奶、睡眠及大小便均正常。4—5天为黄疸高峰,足月儿童黄疸一般在2周内消退,早产儿4周消退。生理性黄疸一般不需特殊治疗,可通过给予新生儿充足的水分和葡萄糖以及早期开奶以促使黄疸消退。但若新生儿在生后24小时内就出现黄疸,而且黄疸程度较重,持续时间延长,超过2—4周,或黄疸进行性加重时,就应考虑为病理性黄疸。新生儿期病理性黄疸的常见原因有以下几类:1、溶血:常见于母婴血型不合,如ABO血型不合或Rh血型不合。另外,还有一种由于红细胞酶的缺陷如G—6PD缺陷引起的溶血,该病多见于我国南方地区。2、出血:见于出生时因产伤引起的头颅出血、颅内出血、皮下血肿及其它部位出血。3、其它:如感染、围产期缺氧、甲状腺功能低下、药物影响以及一些先天性疾病。
病理性黄疸一旦确诊,应立即进行治疗,如兰光照射、药物疗法及换血疗法等。通过积极治疗可有效地降低血清中胆红素水平。否则,血中过高的胆红素可侵入新生儿的大脑,引起胆红素脑病,患儿首先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反应差、吸吮力差、呕吐、拒奶,随后出现发热、痉挛和角弓反张、脑性尖叫等症状,大部分患儿在此期内死亡,少数存活者则留有智力、运动发育障碍等后遗症。
总之,新生儿期黄疸不容忽视。在新生儿期应加强胆红素的监测,对于胆红素水平较高的新生儿应积极查找原因,并及时进行治疗。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儿科
王庆红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