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辨析阻塞性黄疸

发布日期:2014-11-23 15:58:11 浏览次数:1600

黄疸(无论由何种疾病引起)的共同特点是:(1)巩膜(白眼珠)和皮肤发黄,早期呈金黄色,中期呈黄绿色,晚期呈绿褐色甚至近于黑色;(2)尿像浓茶样,系血中胆红素增高的原因;(3)大便灰白色或呈白陶土样,乃因胆管受阻粪便不能被胆汁染黄造成;(4)皮肤瘙痒,是胆盐沉积在皮下刺激末梢神经的结果;(5)心动过缓,为胆盐刺激迷走神经所致致。引起老人阻塞性黄疸最常见的疾病主要有:胰头癌胰头紧邻胆总管下端,患胰头癌时胆总管极易受压变瘪,致胆汁不能通过或通过量减少,故黄疸是较早出现的症状(胰体、胰尾癌则无黄疸)。症状是厌食,体重迅速下降,乏力,慢性进行性黄疸,由轻到重。无痛性黄疸则是晚期特征。

继发性 肝癌 癌瘤转移至肝时,可压迫肝胆管而出现黄疸。症状是有原发癌和肝内转移癌并存,肝内转移癌病灶通常为多个。

乏特氏壶腹周围癌包括乳头周围的十二指肠黏膜癌、乳头黏膜癌、壶腹部黏膜癌和胆总管下端癌,是一组癌的统称。这组癌的发生部位与胆总管很近(有的就是胆总管本身的癌瘤),故黄疸的出现是必然现象。其特点与胰头癌极为相似,但发病率较胰头癌低,且转移也较迟,故如能早期确诊手术,预后较好。

原发性胆囊癌多有黄疸,初时较轻,逐渐加重,多为持续性,是由于肝门肝胆管受侵或胆道被癌瘤压迫所致,好发于中老年妇女,男女比例1:2。

原发性胆管癌包括肝管癌和胆总管癌。

胆总管结石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前者是指结石开始即生长在胆总管,后者则是由胆囊结石排入胆总管所致。

药物性黄疸可能引起黄疸的药物有:氯丙嗪、硫氧嘧啶、他巴唑、磺胺等。药物性黄疸与用药剂量大小无关,通常于用药后1~4周内出现,持续数周至数月消失,再度用药后黄疸很快再发。

老人如出现黄疸应多想到以上疾病,并应及时就医作出正确诊断,以便进行有效治疗。

辨析阻塞性黄疸 -

阻塞性黄疸病史

30岁以下以肝细胞性黄疸为多见,而中年(40岁以上)有右上腹绞痛或黄疸史者多见为CBD结石阻塞性黄疸或肿瘤阻塞性黄疸。阻塞性黄疸进行性加重或有明显波动者应考虑到肝内外梗阻;阻塞性黄疸尤其是恶性梗阻性黄疸多见皮肤瘙痒,而肝细胞性则较少见。肝外阻塞性黄疸较深,体检时可发现肝脏肿大

TSB:阻塞性黄疸肝内梗阻一般少见171umol/L,阻塞性黄疸肝外梗阻可达256.2-513umol/L,且少有波动;阻塞性黄疸AKP:肝外梗阻或高较明显,恶性梗阻更为明显;阻塞性黄疸ALT:梗阻性一般5000U,而肝细胞性多5000U;阻塞性黄疸严重时粪胆原排出明显减少;粪便可呈陶土色。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