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病理性黄疸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症状

发布日期:2014-11-27 17:05:57 浏览次数:1600

黄疸病是一种会导致皮肤、身体组织和体液变黄的疾病。黄疸会导致皮肤和眼睛的眼白变黄。这种黄色是由于胆红素在血液中堆积造成的。血红细胞分解时,会释放出胆红素,胆红素是一种黄色化学血红蛋白,是随着红细胞破裂而释放进入血液的一种色素。在血红细胞分解时,身体内会产生新的细胞来代替,由肝脏来处理分解产生胆红素,但如果肝脏不能及时处理这种血细胞的分解,胆红素就会在体内产生堆积,使你的皮肤看起来变黄。

黄疸病在新生儿中很常见。这是因为所有新生儿出生时的红细胞数量都大于需要的数量。这些多余的红细胞破裂,释放出胆红素进入血液。黄疸病分为生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溶血性黄疸、感染性黄疸、阻塞性黄疸母乳性黄疸等都会导致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宝宝出生后约2-3天,出现皮肤、眼白、粘膜发黄,症状在4-5天时到达顶峰,在10天左右基本症状消失,宝宝的生理指标正常,睡眠、饮食、排泄均正常,有些早产儿可能持续几周。这种现象属于生理性黄疸。主要原因是新生儿出生时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都大于实际需要的数量。这些多余的红细胞破裂,释放出胆红素进入血液,肾脏分解不及时导致堆积所致,属于正常现象。

如果发现宝宝黄疸症状不见减弱,且逐步加重,并伴随哭闹、睡眠异常、体重下降等情况,应考虑是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加重时有可能导致核黄疸,会损失脑神经,导致脑瘫、听力障碍甚至死亡,需引起高度重视。

新生儿出现病理性黄疸主要是血液中出现异常高含量的胆红素,主要原因如下:

(1)新生儿感染致使宝宝正常生理代谢失调,如新生儿肝炎

(2)患上容易使血红细泡破裂的血液类疾病。

(3)肝脏疾病、肠道疾病。肠道异常使血液中胆红素的正常代谢变得缓慢,导致体内胆红素含量增加。

(4)胆汁问题。胆道阻塞,胆汁不能排出导致肝后性黄疸。

(5)进食不好。新生儿的身体排除胆红素之前,胆红素被从肠管中再次吸收进入血液。进食情况不好的新生儿,重新吸收更多的胆红素。这是新生儿黄疸病的常见原因。

(6)药物问题。药物引起肝胆功能异常,影响代谢,导致胆红素增高。

病理性黄疸对宝宝的危害如下:

(1)因小儿溶血病、血液红细胞增高等血液疾病引起的胆红素增高,会导致小儿贫血、缺氧。进而因脑部缺血导致脑损伤,直至脑瘫。

(2)不当治疗,用药不当或用药不及时,导致黄疸控制的不平衡,也是引起因黄疸导致脑瘫的原因。

(3)语言障碍,是孤独症的迹象。黄疸导致的生理异常如大脑麻痹也会影响孩子的说话能力。导致发育迟缓的任何疾病均易产生语言障碍。

(4)听力问题。新生儿或早产儿患脑膜炎或严重的黄疸病可导致听力损失。

(5)如果黄疸是由于胆管阻塞,胆汁无法进入肠道引起的,会导致维生素缺乏,如维生素K。维生素K有止血作用,缺乏维生素K,可能发生病人出血后无法控制的现象。胆汁能够起到使小肠吸收维生素到体内的作用。

无论是什么原因导致病理性黄疸,在严重时都可能导致核黄疸,即使治愈后也容易产生后遗症,会造成神经系统损伤。核黄疸严重的会引起死亡。

病理性黄疸的病情从直观上可以简单进行判断,如:在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症状不见减弱而是加重,就可能是病理性黄疸,孩子的皮肤呈现柠檬黄或者类似胡萝卜黄,都是病理性黄疸的症状。仅仅在脸部、躯干等部位为轻度症状。如发展到膝盖部位,那就属于重度黄疸,如手心、脚心都发现症状,那属于重度病理性黄疸。

此外,患有病理性黄疸的宝宝会出现精神异常、疲倦嗜睡进食困难脱水发烧呕吐等症状。

宝宝刚出生前几个小时和前几天,要经常给宝宝喂食,尤其是尽量选择母乳喂养。这能够帮助减少出现严重黄疸病的风险。喂食能够使宝宝更多的排便。奶水能够给予宝宝肝脏足够的能量使其排出胆红素。

密切观察宝宝身体状况,如果发现宝宝有以下症状,需尽快咨询医生:

(1)婴儿出现黄疸病症状(黄色)

(2)婴儿看起来更加疲倦或不活泼

(3)婴儿哺乳不良或者出现脱水迹象

如果出现以下状况,需将婴儿马上送至最近的急诊部门:

(1)婴儿极度疲倦或不活泼

(2)婴儿出现呕吐

(3)婴儿发烧

还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1)如果婴儿出现黄疸病加重迹象,需在当天进行医疗。

(2)尽量采用母乳喂养。

(3)如果宝宝已经出院,需按照医生要求的检查时间,按时给宝宝进行检查。

(4)如果有黄疸家族史,或宝宝出生后用过药物,需重点注意。

黄疸病的病因是身体无法处理胆红素,造成胆红素在体内堆积,带来不良影响。医生会对婴儿进行检查并通过简单的胆红素水平测试确认诊断。根据这项测试结果,医生会决定对婴儿的最佳治疗方法。婴儿的年龄和出生时的体重也同样是重要指标。

黄疸病的最常见治疗方法是光线疗法。具体方法是利用特殊医用灯改变胆红素的形式,让身体较容易地处理胆红素。尽管光线疗法很安全,几乎不会引发并发症,但在治疗时还要给宝宝戴上特殊眼贴片,保护眼睛。将白色、蓝色或绿色的胆红素还原光线在婴儿的皮肤上,让宝宝尽可能较大范围的露出皮肤。检查婴儿的血液,观察胆红素含量是否在下降。一般4-6 小时内几乎观察不到胆红素含量下降。接受光线治疗过程中,可以继续给宝宝喂奶。期间可能会出现轻微问题,如皮疹,但这些副作用会在中断光线疗法后自愈。

光线疗法的副作用。

婴儿会出现频繁的稀松粪便,有时呈绿色。这是正常的,因为身体通过粪便的方式排除了多余的胆红素。治疗结束时这种副作用就会停止。但还要对接受光线疗法的宝宝进行随时监控,确保宝宝没有脱水。一些宝宝可能需要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进行补水。

还有一种叫做 BiliBlanket(蓝光毯)的产品。这是通过光照来治疗婴儿黄疸病的另一种途径。这种毯子是一种平垫子,用一个护套环绕在婴儿周围。它通过一根灰色的长软管连接至一台专门的机器。这台机器使垫子发光,来对宝宝进行光照治疗。同样,这种治疗也是完全安全的。

有时治疗后黄疸症状会在24小时内出现反弹,需随时监控症状,并需要重新进行光照治疗。

根据黄疸病的起因和严重程度以及婴儿对光线疗法的反应,还可以采取交换输血疗法,但一般很少需要采取这种治疗。交换输血过程中,早产儿的血液被更换成符合宝宝血型的血液,这个过程通常要 2-3个小时。但因为光照疗法的效果比较显著,一般很少采用输血治疗,采用光照疗法,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约为 5%。

【新生儿黄疸症状】精神倦怠,饮食不佳,身热,头痛厌食恶心呕吐,胃脘不适,大便白如陶土,小便深黄,眼睛及周身发黄。

【新生儿黄疸治法】清热利湿

【新生儿黄疸方药】茵陈10克,栀子6克,犬黄6克,黄柏6克,郁金6克,砂仁2.4克,滑石12克,苡仁10克,青皮6~11克,炒三仙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两次分服。

【新生儿黄疸按语】本方症为黄疸,属于急性传染性肝炎。本病大多由于饮食不洁,湿热熏蒸,症状表现为厌食油腥,脘腹不适,大便色白,皮肤发黄。故治以茵陈蒿汤加味,疗效尚稳妥。本方采用茵陈、栀子、黄柏、滑石、苡仁清利湿热;青皮、川朴、炒三仙、砂仁调气化滞;大黄、郁金逐热散瘀行血退黄。全方组方合理,共奏清热利湿退黄之效。湿热内蕴气滞血瘀

【新生儿黄疸症状】患儿神疲易倦,食少恶心,舌质微红,苔薄白,上腭乳黄,脉弦数。

【新生儿黄疸治法】清热利湿,调气活血

【新生儿黄疸方药】青黛3克,紫草9克,乳香6克,白芷6克,焦楂9克,茜草9克,绿茶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早晚两次分服。

【新生儿黄疸按语】本方症为黄疸性肝炎,实热型,湿热郁于肌肤,气不得运,血不得行,胆汁外溢,以致皮肤巩膜发黄。对于此类黄疸,医生除常用青黛、紫草、乳香等清解热毒,活血化瘀药退黄外,还常用绿茶来降转氨酶。名老中医认为,绿茶主治肝胆湿热,有清肝、醒脑、祛湿、利水、退黄之功。

湿邪内蕴,肝脾失和。

【新生儿黄疸症状】皮肤、巩膜发黄,色泽晦暗,尿黄染尿布,大便色浅黄,稀粘不成形,食纳不佳,舌质淡,苔白微腻。

【新生儿黄疸治法】健脾化湿,利胆退黄

【新生儿黄疸方药】生麦芽9克,茵陈15克,金钱草9克,穿肠草6克,通草3克,黄柏3克

【用法】水煎服,茵陈后下,每日一剂,早晚三次分服。

【新生儿黄疸按语】肝胆湿热蕴郁于里,上不得越,下不得泄,熏蒸瘀遏,浸于肺,发于皮,则周身发黄;或由于湿邪内阻,脾阳不振,胆液为湿所困阻,浸淫肌肉,溢于皮肤。故治疗以清热利湿退黄为主,同时注意护脾胃之气,升发胃气。方以生麦芽配伍茵陈既是此理;金钱草、穿肠草、通草、黄柏均为通利之品。对于黄疸较重或日久不愈者,考虑湿热夹杂,内蕴与血分。血瘀不行则黄疸日深,可用活血化瘀之品,加丹参、血竭、广角之类,多可获效。

茵陈丹参汤

【新生儿黄疸方药】茵陈15克,丹参15克,车前子6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一日一剂,取汁80~100毫升,分3~5次分服。

【适应病症】新生儿黄疸。出生后4周内的新生儿,出现目黄,身黄,尿黄。

本文仅作为辅教知识提供,如遇问题,请遵从医生指导!

文章来自哈药好妈妈网www.homomo.net,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