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霍乱时期的爱情中国首发

发布日期:2014-11-11 23:20:56 浏览次数:1595

本报讯(记者 路艳霞)继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正式授权中文版推出一年后,他的另一部与《百年孤独》齐名的长篇小说《霍乱时期的爱情》中文版也在本月由南海出版公司出版上市。昨天,首次正式授权的《霍乱时期的爱情》中国首发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举行,深受拉美文学和马尔克斯影响的著名作家余华、曾拜谒过马尔克斯的外国文学专家陈众议、《霍乱时期的爱情》中文版译者杨玲、学者止庵等嘉宾为现场读者作了精彩诠释。

有趣的是,昨天的首发式选择了一个特别的日子。在28年前的同一天,也就是1984年8月27日上午,加西亚·马尔克斯在接受《国家报》记者采访时,一语道出当时已经写完了三章的小说之精髓:“一对男女疯狂陷入热恋,却因为仅有二十岁,太年轻,而不能结婚。等他们经历了人生的风雨沧桑,却因为八十岁太老而不能结婚。”当时马尔克斯已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的消息传来时,这部小说已在写作当中。但得奖后马尔克斯被迫停笔,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作为诺贝尔文学奖新科得主的各种社交活动中去。等他再回到书桌前时,他发现自己并不喜欢之前写好的那一部分,于是把书稿全部推翻,重新开始。马尔克斯曾说:“这部新写作的书非常冒险,因为其中充满了流行文化的元素,集肥皂剧等于一身。”

直到1985年,马尔克斯创作的长篇小说《霍乱时期的爱情》才面世,该书西班牙语版的首印量是《百年孤独》初版时的150倍,而《百年孤独》初版只印了5000册。在文学评论界看来,《霍乱时期的爱情》这部小说让全世界的读者怦然心动,因为它代表一个完全不同的加西亚·马尔克斯,他不再写权力,而是写爱和爱的力量。它带给评论家和普通大众纯粹的阅读体验。有评论称,“这部作品的名字不仅仅代表爱情、情感、微笑、花朵、音乐、食物、朋友、家庭等等,也与乡愁、回首逝去的美好年华有关:那番石榴的芬芳、充满香气的回忆。”

与《百年孤独》的创作手法迥然不同,《霍乱时期的爱情》采用了欧洲现实主义小说的传统风格。小说讲述一个男人和女人真心相爱的故事。他们二十岁时未能结合,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太年轻,错失良机;经过人生的种种曲折,到了八十岁仍然难结良缘,因为他们又觉得自己太老了。作家怀着深切的同情描述了女主人公婚后的不幸福和男主人公的孤独、思念和痛苦的心境,表现了人生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余华说:“《百年孤独》是天才之作,而《霍乱时期的爱情》是生活之作。前者看的时候连连赞叹,看完却说不出讲了什么,而后者全是小细节。”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教育报刊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XX(非中国教育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在两周内同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82296588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