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霍乱时期的爱情 豆瓣

发布日期:2014-11-15 02:35:10 浏览次数:1600

霍乱时期的爱情》摈弃了《百年孤独》时期的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在这部小说里,“一切都是严肃的,有分寸”。

小说写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之间爱的故事。他们在二十岁的时候没能结婚,因为他们太年轻了;经过各种人生曲折之后,到了八十岁,他们还是没能结婚,因为他们太老了。在五十年的时间跨度中,马尔克斯展示了所有爱情的可能性,所有的爱情方式:幸福的爱情,贫穷的爱情,高尚的爱情,庸俗的爱情,粗暴的爱情,柏拉图式的爱情,放荡的爱情,羞怯的爱情……甚至,“连霍乱本身也是一种爱情病”。而透过这些爱情,小说表现的是哥伦比亚的历史,是哥伦比亚人自己破坏哥伦比亚的历史。

当《霍乱时期的爱情》以阿里萨胸有成竹的回答“永生永世”来作结时,我尝到了琼瑶阿姨小说的味道。但这句话却又是如此的悠远、深邃、宁谧和温暖,让我很难置身事外。

是的,这份爱情迟到了五十三年七个月零十一天,阿里萨从未想到自己能等到这一天,但他始终坚信有这么一天,因为自己日趋衰老的身体,因为费尔米纳没有来由的任性,因为世俗的道德眼光。当这一天不期而至的时候,阿里萨用不着精心的演示或准备,一句“永生永世”便是情比金坚,海枯石烂,让世人动容。那是蓄谋已久的热,绵延不绝的情,是他燃烧不竭的焰……

故事是这样的:

阿里萨是一个电报员,一次偶然的际遇,让他看见了费尔米纳。情人眼里出西施,少女费尔米纳的美丽和柔情一如闪电击中了他的心房,他不可救药地爱上了她。他为她写信、弹琴、跟随,以致形销骨立,憔悴不堪。少女费尔米纳根本不知情为何物,但她被阿里萨的爱情之火灼伤而倍感兴奋和幸福,就算遭受专制父亲的威胁,她也毫不妥协地与之相恋,并私定终身。

一次很不合时宜的干涉和好心的提醒,让费尔米纳对阿里萨失望之极,心中的爱之泉瞬间蒸发干涸,取得代之的是一种同情心。她看到阿里萨憔悴的身形以及被爱之火灼烤的煎熬,费尔米纳对他只有深深的同情,认为他是一个“可怜的人”。费尔米纳无法与一个可怜的人相恋,于是她毫不犹豫与他断绝了一切往来。

面对突然而至的变故,阿里萨毫无办法,六神无主,痛苦哀鸣。他像往常一样在街道上、在公园里、在树荫下寻找费尔米纳,但毫无所获,剩下了的只有她稀薄的残影。

两个曾经许下海誓山盟的年轻人如今形同陌路,往日的爱恋荡然无存。

但在阿里萨的心里,费尔米纳始终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费尔米纳已经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永远地烙在他的灵魂深处,只有死亡才能将其带走。尽管费尔米纳嫁入一个贵族世家,但阿里萨毫不放弃,他期待上天能带走她的丈夫,在她守寡的日子中闯入她的生活,而不管这个等待的时间具体有多长。尽管他当上了航运公司的董事,尽管他情人无数、纵情欢歌,得到费尔米纳始终是他生命最伟大、最坚定的目标。

一切尽如阿里萨的掌控,费尔米纳的丈夫先他而去,他以76岁的生命仍然顽强地矗立于世。他带着残病的躯体,以及初恋般的新鲜和兴奋,如愿地进入费尔米纳的生活。

阿里萨为费尔米纳找了一个机会,要她乘船旅行,而这恰是阿里萨爱情的精心布局。在船上,他们最终穿越了时空的暮霭,看到彼此心灵的澄澈,残病的身体涂抹着爱的甜蜜,生命散发出春天的芳香和活力。

这时,我们仿佛看见挂着“霍乱”标志的航船,并不是航行在一条泛着死尸和泥沙的河流之上,而是徜徉于绿树遮天、动物欢唱、蜂蝶飞舞的绿波间。

马尔克斯以言情小说的手法,为我们展示了爱情的绵延和人性的深邃,容量之大,酝酿之长,如藏百年的老酒,闻之则醉。

社会生活的症结在于学会控制胆怯,夫妻生活的症结在于学会控制反感。

“我对死亡感到唯一的痛苦,是没能为爱而死。”

软弱者永远爱情的王国,爱情的王国是无情和吝啬的,女人们只肯委身于那些敢做敢为的男子汉,正是这样的男子汉能使她们得到她们所渴望的安全感,使她们能正视生活。

她从来没有想到,好奇也是潜在的爱情的变种。

他不知道他会在什么时候如何死去,但却把这作为一件不可避免的事情列入了计划,他决心既不着急也不张扬地等待,一直等到世界的末日

阿里萨想起了他小时候听见那位他们家的家庭医生——也就是他的教父——在谈到他的慢性便秘时说过的一句话:“世界上的人分成两大类:会拉屎的和不会拉屎的。”

她象是在别人家里游荡的幽灵,那房子瞬间变得宽大而凄凉,她在里边百无聊赖

地到处徘徊,不断痛苦地自问,谁是真正的亡魂:是死了的丈夫还是她这个未亡人

【基督山伯爵】

幸福应该是我们小时候书上所读到的神奇的魔宫,有凶猛的毒龙守在入口,有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的妖魔鬼怪挡主去路,要征服这一切,就非去战斗不可。我现在真得觉得有点奇怪,凭什么获得这份荣耀——做美塞苔丝的丈夫。”

女人总是这样的,其他的一切感情或许都会萎谢,但在母性的胸怀里,总有宽厚善良的一面,这是上帝特地给母爱留下的一席之地

不幸的是法律之手段虽强硬却无法做到防患于未然

那么,法律的工作只是来弥补祸患了。”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