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概述女性前庭大腺炎的症状

发布日期:2014-10-30 05:42:31 浏览次数:1600

前庭大腺炎系性交、分娩等其他情况污染外阴时,病原体侵入前庭大腺而引起局部炎症。多见于育龄妇女,幼女及绝经后妇女少见。主要病原体为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链球菌、肠球菌等。随着性传播疾病发病率的增加,淋病奈瑟双球菌及沙眼衣原体也已成为常见病原体。急性炎症发作时,腺管呈急性化脓性炎症,其开口往往因肿胀或渗出物凝聚而阻塞,脓液不能外流,积存而形成脓肿,此时又称前庭大腺脓肿.

前庭大腺又叫巴氏腺,它位于大阴唇的后部,左右各有1个。腺体大约有黄豆粒大,位置较深,各有1个长约1~2厘米的腺管。腺管的开口在小阴唇和处女膜之间的沟里,翻开小阴唇便可隐约看到腺管开口,当性兴奋时腺体即可分泌出黄白色粘性分泌物,并通过腺管开口排出,起到滑润阴道的作用。

那么前庭大腺囊肿是怎样发生的呢?在正常情况下前庭大腺是看不见也摸不到的,如果因为感染发生炎症或外伤后形成瘢痕,使管口闭塞不通;或在分娩时发生会阴裂伤;或做会阴侧切开时损伤腺管,缝合后腺管口被闭塞,分泌物不能排出而潴留在里面,使腺体胀大形成囊肿,囊肿增大后向表面突出,这时就可以看到,也能摸到,这就是前庭大腺囊肿。开始时其大小如枣或鸽蛋大,不痛不痒,有时连自己都不知道,常常被妇科医生发现。这种囊肿,增大得很慢,很少有达到鸡蛋大的,而且多半是单侧发生。

前庭大腺位于两侧大阴唇后部,腺管开口于小阴唇内侧靠近处女膜处,因解剖部位的特点,在性交、分娩或其他情况污染外阴部时,病原体容易侵人而引起炎症。

前庭大腺炎症多发生于生育期年龄,婴幼儿及绝经后很少发生。病原体多半为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链球菌及肠球菌,少数为淋球菌。

急性期局部疼痛、红肿,前庭大腺脓肿形成时疼痛最为剧烈。常有发热,寒战者较少。有时大小便困难。临床检查可发现大阴唇下1/3处有红肿硬块,触痛明显。如已发展为脓肿,多呈鸡蛋至苹果大小肿块,常为单侧性。肿块表面皮肤发红较薄,周围组织水肿,炎症严重时可向会阴部及对侧外阴部发展。局部触痛显着,有波动感,腹股沟淋巴结多肿大。

前庭大腺脓肿如不及时进行处理,偶可向后侧方向播散,形成直肠周围脓肿,有时甚至导致直肠溃破。脓肿切开排脓后,多数脓腔可完全闭合而痊愈,但也亦可形成管,导致反复发作,经久不愈。

前庭大腺炎急性期后,由于腺管口阻塞,腺内分泌液不能排出而储留,形成前庭大腺囊肿。

如果囊肿很小,没有什么症状,又没有影响,可以不做处理,也不需要手术,只需注意外阴清洁,定期到医院检查就可以了。如果囊肿很大或长得很快,并出现一些症状,如局部坠胀感或性交不适等,则应进行治疗。

前庭大腺囊肿的治疗方法是将囊肿切开放出囊内液体,然后将切口边缘用线缝合68针,以防切口闭合使分泌物再度潴留。手术后要保持局部清洁,每次大小便后用l/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以防感染。这样处理,不但可使囊肿消失,腺体功能又能保全.

患前庭大腺炎时应绝对卧床休息,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局部热敷,并选用抗生素和清热解毒的中药。

外阴溃疡多发生在大阴唇和小阴唇的内侧,以中、青年多见。主要表现为外阴部深浅不一的表皮破损,常反复发作,不易治愈。外阴溃疡若与眼炎、口腔溃疡同时发生,称为眼、口、生殖器综合征,可能伴有高热、局部剧痛,反复发作预后不良。临床也称为白塞病

外阴尖锐湿是由病毒感染导致的一种小赘生物,发生于皮肤和黏膜交界处,有时可融合成菜花状。通过接触传染并反复发作。

女性外阴部常见的这几种疾病都与分泌物过多、长期刺激局部有关。因此应该从以下几方面采取预防措施: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