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可能是选择性缄默症

发布日期:2014-11-06 12:50:43 浏览次数:1595

通常我们会认为一些小孩不愿再公众场合讲话是害羞所致,但有时并非这么简单,有可能是一种心理疾病。文章探讨了选择性缄默症的机理、症状、治疗。

不止是害羞 有些小孩,他们心中纵是千言,但是在学校和一些公众场合却是如此的紧张,于是他们就倾向于沉默寡言。 ByElizabeth Cooney

詹妮弗的心中很清楚,她儿子就属于这一类。还是个婴儿的时候,这个小孩就很容易紧张,年龄稍长后,每次当他跨进母亲在波士顿市中心兼职处旁边托儿所的大门时,他的身体就会变得僵硬。儿科医师说这只是害羞而已,随着年龄的增长自然会好转。

先抛开詹妮弗的疑虑,当小孩3岁半时,参加家长会的她觉得手足无措。“老师们说,他认不清ABC,数字还不能数到10,我们那时都很震惊”。她在最近的采访中如是说。当她告诉老师们说,小孩在家中说起话来总是滔滔不绝,老师们就惊呼:他从来没和我们说过话。詹妮弗的内心一个咯噔。然后老师们又说了同样的话:我们想,他大概是太害羞了。

那时起,詹妮弗和她孩子就开始对这件事的摸索,最后得出的诊断结果是:选择性缄默症,一个相对罕见的焦虑失常症状,大约有0.5%到0.75%的人有相关症状。詹妮弗的这个小孩现在已经九岁了,他不愿透露自己的姓名。因为这种问题常常伴随着一些糟糕的坏名声:在家里是个喋喋不休的家伙,在学校、商店这样的公众场合却一言不发。他们也许会通过其他的途径来交流,诸如点头、手势、低声耳语来获得老师和同龄人的信任。但是,这种无法参加正常交流的能力缺失会在幼年导致一些学业上和情感上的问题,有时会为日后的抑郁打下伏笔,导致人们自我隔离。

专家指出,选择性缄默症或是焦虑失调越早发现越好。研究显示,与年龄相匹配的治疗可以得到令人惊喜的70%的治愈率。“焦虑失调在儿童和青少年之间非常常见,并且常常不被发觉和正确对待“麦克林医院的朱莉博士指出,越来越多的数据指明,早前的发现鉴别和积极治疗可以减轻这种焦虑对儿童关系、学业、社会能力的影响”。但是要梳理出哪些是有疑点的哪些是典型的症状却并非易事,毕竟,焦虑和担忧也是一个人成长的一部分。初学走路的小孩害怕会遇到怪物,学龄前的儿童担心和父母分别,有些小孩只是暂时性的害羞。问题就在:他们乐于交朋友吗?他们会在伙伴们嬉笑打闹的时候仍然惧怕黑暗吗?

在向没听说过选择性缄默症的人解释她儿子的病症是,詹妮弗就会用恐怖症(phobia)来阐释。在心理学上有个关于精神失常的统计诊断手册中,这疾病曾被称作:“选择性缄默症”,暗指小孩在“沉默”这一点上是有选择性的。詹妮弗说:“就像恐怖症一样,和人们惧怕高处一样真实,你不可能让一个有恐高症的家伙爬上很高的梯子然后叫他就站在顶端“。

至于什么引起了了选择性缄默症至今还不清楚确切的原因。波士顿大学的“焦虑及关联失常中心”的杰米说,有选择性缄默症的儿童,他们的父母或祖父母通常都很羞涩内敛,有轻微的社交焦虑,或是抑郁。这似乎表明了有些人遗传上就容易伤感。环境有时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杰米说:“通常若是父母们都很内敛并且常常表现出焦虑,小孩就会将那些种种举动作为自己的模范,把那些问题不经意间继承了!”这会让小孩更不愿外出接触外面的大好世界。

但是父母的行为并非总是会成为诱因,儿童被诊断为选择性缄默症之前,还必须考虑诸如神经病学的因素,发育缓慢,沟通失常等。选择性缄默症有可能单枪匹马来,也可能和其他一些失常病症拉帮结派。所以,专家们就建议在要对刚开始学校生活或是刚进入一所新学校的儿童进行测试时,最好要适当地延期一个月。“小孩子都要有一段适应的时间,在一个新环境中,开始都会有一些羞涩,渐渐就会慢慢地融入新环境。”杰米还说:“我们会留心损伤的级别,根据在社区和学校中的不同表现来判别失常的级别”

有选择性缄默症的儿童,并不会在智利发展上出现问题,但是他们要背负在社交上窘迫,特别是他们年龄渐长的时候。年龄小的学生想法都带有一些移情作用,他们乐于帮助别人或是重表面上断定某个同学不善于交谈。但是到了中学,容忍就像蒸发了一样。焦虑的学生就开始变得与众人格格不入,很有可能自己就退缩在阴暗的角落里。通常,焦虑失调若是没有被好好地对待治疗,在患者二十多岁时,抑郁或是肢体暴力倾向的风险就会大大提高。

选择性缄默症的治疗通常包括两个层面:行为引导策略和认知引导治疗,后者指的是引导患者如何在面对能引起焦虑的场合时改变病态的看法。治疗过程中会让一个人“渐入”,就是指让一个陌生人坐在门外,这时小孩正在和他的父母交谈着,让这个人渐渐地靠近,慢慢地,直至最后融入了小孩交谈的圈子。若是小孩这是会感到舒适,父母这是还可以渐渐淡出。在学校,可以先让小孩和医疗专家一起在全班同学面前大声朗读,渐渐地改成由老师带领,再变成是和一个或几个同学一起,这样慢慢地建立起自信。治愈年龄稍大的学生,通常都鼓励他们自己先认真的揣度内心对于说话的忧虑,让他们切切实实地把对最糟糕的情况所产生的惧怕都体味一番。对于一些严重的焦虑症患者会给予服用一种叫百忧解(译注:prozac一种治疗精神抑郁的药物)的药物,但也必须先通过行为治疗,判定药物是否真的有效。

小孩若是积极配合治疗的话,在7个月到1年的时间里,失常症就会痊愈。目前最长的跟随治疗时间是七年,但是对于学习如何在公众场合侃侃而谈的儿童来说,结果还是充满希望的。杰米说:“一旦他们开始取得突破,跨过心理障碍,你就会看到在各种各样的场合他们真的表现的令人振奋。”

再回头看看詹妮弗。

她的儿子,现在四年级了,也不再需要治疗了。在治疗的最后阶段,他去了繁忙的邦诺书店书店,在那里他还问了销售人员休息室在哪里。现在他已经有足够的自信,在餐厅想换饮料时会自己说出要求,也学会了如何面对会产生焦虑的种种境况。也就是在进行认知引导治疗时,他用了一个妙招:考量了自己在恐惧的台阶上究竟爬了多高,这样就可以摸索出一套应对策略了。在校车里,詹妮弗的孩子常能听到伙伴们问他是否还记得当年一年级时几乎没法和同学说话。詹妮弗说小孩他自己也不清楚为什么当初不能说出话了,还告诉她说若是他勇于开口的话一切会变得多么简单。

詹妮弗想起了小孩上二年级的第二周,她收到学校发来一封邮件说她会为儿子当天在学校里所做的事感到骄傲的。当她去接小孩时,问为什么?“他在全校师生面前站了起来并用一个雄厚的声音分享了他的计划,校长助理看到我,给了我一个拥抱,我们都哭了”. . .

显然,这孩子并我们想象的走的更远。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