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结肠癌诊断检查的方式

发布日期:2014-11-22 15:13:06 浏览次数:1600

肠癌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的外科恶性肿瘤疾病,结肠粘膜上皮在环境或遗传等多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发生的恶性病变。早期常无明显的临床表现,病情发展较慢,出现明显的症状时大多已到了中晚期,死亡率仅次于肺癌肝癌,多发于40-50岁之间的中老年人,发病率居高不下,其主要症状表现为:腹胀消化不良,中毒症状 。经研究表明,结肠癌的发病与 环境,遗传,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密切相关。患者往往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了解和预防结肠癌对社会有很积极的作用。今天我们就去请专家来为大家简要介绍一下结肠癌的诊断检查方式。

1.细胞学诊断。结肠癌脱落细胞学检查方法有:直肠冲洗、肠镜直视下刷取、线网气囊擦取以及病灶处指检涂片法等。但以肠镜下明视刷取或病灶部位指检涂片较为实用,如发现恶性细胞有诊断意义。如属可疑恶性或核略大、染色质增多的核异质细胞者,不足以作终诊断,但提示应作复查或活组织检查以确诊。尽管脱落细胞找到恶性肿瘤细胞,但确定治疗方案,仍应依据组织病理学诊断。

2.组织病理学检查也是结肠癌的诊断方法。活组织标本病理检查是拟订治疗方案所必需的依据。

3.大便隐血(FOBT)试验是早的结肠癌的诊断方法之一。1967年Greegor首先将FOBT用作无症状人群结肠癌检查,至今仍不失为一种实用的筛检手段。FOBT有化学法和免疫法。化学法包括联苯胺试验和愈创木酚试验等,但特异性不够理想。免疫法有免疫单扩法(SRID)、乳胶凝集法(LA)、对流免疫电泳(CIE)、免疫酶标法(ELISA)及反向间接血凝法(RPHA)等,其中以RPHA较适合于大批量筛检用。RPHA敏感性63.6%,低于联苯胺法的72.7%,而特异度RPHA为81.9%,高于联苯胺法的61.7%,故RPHA作为初筛可明显减少复筛人群量,且不必控制饮食,易被普查人群所接受。

作为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其发病除了病理性的原因,与大家日常生活也有很多密切的关系,在此呼吁大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的心态,以预防结肠癌的发生,患者和患者家属在积极治疗的同时也应该进行一些辅助性的治疗预防,以上就是专家为大家介绍的关于结肠癌的检查诊断方式,专家提示:如发现结肠癌症状应及时检查就医,以免病情恶化,增加难度,给自身和家庭带来无尽的痛苦,后祝广大结肠癌患者早日。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