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正式实施新版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
今天是第18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记者在调查时也发现,对于结核病人中的特殊群体--"耐多药"结核病人来说,目前的救治政策力度还远远不够,而这部分结核病人的治疗效果却直接关系着整个结核病防治工作的成败。
"耐多药"肺结核就是以前对肺结核治疗的不当而让结核菌对多种抗结合药物产生耐药性,肺结核通过呼吸道传播,防治难度比较大,在不治疗的情况下,肺部的结核病会反复恶化和扩散,形成肺部空洞,其纤维化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肺结核的患者治愈可能性很小,一旦治疗不及时或者不彻底就会转化为耐多药和广泛耐药结核,死亡率也极高。
另外耐多药和广泛耐药肺结核患者还会在人群中传播传染性极强的耐药结核菌,对这些患者传染的个体,一旦发病就是耐药结合病,所以公共卫生安全也形成了巨大威胁,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估计,如果不加控制,每个肺结核病人平均每年会传染给10到15名健康人,耐多药结核病的传播人数可能会大于这个估计值,因为耐多药的病人带菌时间长,而且治疗时间也长,潜在传播人数会更多的。
根据测算,在安徽省耐多药肺结核病人已经占到结核病人总数的7%,由于得不到规范的治疗,这一群体正以每年2000例的速度递增,耐多药结核病目前已经成为了结核病控制工作的三大挑战之一。耐药结核病特别是耐多药结核病是很难治愈的,为了最大程度的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从去年开始,耐多药结核病已经被纳入了新农和按病种付费,患者住院可以报销70%的费用。
另外全球基金的加入也大大帮助了这些肺结核病人,全球基金是一个政府与民间合作创办的国际金融机构,致力于抗击艾滋病、结核病和疟疾,截至去年年底,全球基金结核病防治项目已经资助安徽省6700多万元资金,提供了设备价值1000多万元,加上地方配套的1600多万元的资金有效的促进了结核病防治可持续经费投入机制的建立。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