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打造深港结核病临床诊疗中心

发布日期:2014-10-25 09:30:06 浏览次数:1595

市第三人民医院结核病科医生(最左为结核病科负责人邓群益)在查房。 深圳商报记者 郑 思 通讯员 袁利君 阳 靖

日前,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病科荣获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该院感染病科目前已成为深、港、澳及珠、莞、惠等珠三角地区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感染病诊疗与研究中心之一。结核病科隶属于感染病科,3年前被评为深圳市结核临床重点学科建设单位,其过硬的临床诊疗科研水平和技术让其成为深港结核病临床中心。

专设独立大楼 门诊住院人次逐年上升

结核病科是市第三人民医院的“院中院”。 独立的CT室、DR室、B超室、肺功能室、电子支气管镜/胸腔镜室、治疗室、抽血室、挂号室、药房等功能单元,可提供“一站式”服务。 科室包括3个结核病区、1个结核ICU病区和结核病专科门诊,结核病房现有120张床位。重点专科形成了包括正高级12人、副高级13人,中级25人,初级37人;博士9人、硕士13人,本科30人,大专35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4人在内的多层次人才结构。

近3年,科室的门诊、住院人次稳步提高。2013年门诊病人数达52012人,结核住院病人数为2701人。该科室辐射深圳、珠海、惠州、东莞、江西、福建、香港,成为深港及周边地区的结核病临床诊治中心。除了临床门诊,结核病科还包括结核病影像科、微生物检验室、结核病创新科研实验室和国家结核新药临床试验基地。

攻克肺结核危重症

临床诊断准确率高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肺结核专科负责人邓群益博士表示,目前肺结核治愈率已达到90%以上,来科室就诊的通常是疑难肺部或身体其他部位感染疾病需要临床确诊病例,或已出现顽固性大咯血呼吸衰竭等危重症结核患者、肺结核合并其他疾病的住院患者。该科室在结核病临床诊断的准确率及危重症治疗方面处于全国先进水平。

在结核潜伏感染诊断方面,2007年,专科在全国率先成功研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用于结核菌感染诊断的结核菌特异γ干扰素检测试剂盒,获得FDA批文并在临床推广。该项技术不仅在国内开展临床应用最早,检测价格还最便宜,定价210元,检测例数多达6万人次,创造直接经济收入1200万元,为深圳市民节约直接医疗开支3600万元,该临床诊断技术辐射东莞、惠州、广州、江西等地。

日前,科室住院部住进了一位留学回国的年轻人,由于耽误了前期治疗时间,他的病情迅速恶化,出现大咯血症状。针对患者情况,医护人员迅速为其开展支气管动脉及肺动脉双重造影诊断,进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取得显著疗效。去年科室共完成106例肺结核并大咯血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开展影像介入技术CT或DSA引导下经皮肺活检178例次。

“科室对结核病菌的培养时间也大大缩短。”邓群益说,科室开展新的微生物检测相关技术,采用液基夹层杯涂片法,阳性率提高约10%;结核杆菌液体快速培养技术培养时间由45天缩短为13天。科室充分发挥影像、内镜等交叉学科优势,在重症肺结核、结核大咯血、耐多药结核治疗方面优势明显。

搭建科研合作平台

引进高层次领军人才

市第三人民医院是以传染病为特色的“强专科,大综合”医院,近年在加强临床科研、建设研究型医院方向上稳步前行。2008年,该院引进中国医学科学院金奇团队,与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研究所合作共建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所深圳实验室。2013年,结核病科引进3名高层次领军人才。

结核科室形成了学科顾问指导,学科带头人负责下的多名学科骨干组成的团队结构:学科带头人邓群益博士从医30年,对结核病的诊治、肺部疑难疾病的鉴别诊断及危重症结核病的抢救有丰富经验。学科骨干包括中山大学博士生导师陈心春教授,放射科主任陆普选教授,肺三科主任、ICU学科带头人李国保,硕士研究生导师、肺二科主任邓国防教授。

高端人才的引进促进临床科研水平质的提升,从2006年至2013年,结核科室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项。其中,2013年科室获得国家“十二五”科技重大专项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广东省医学基金1项,深圳市科创委4项科研项目,资助经费达862.9万元;获得中华预防医学会二等奖1项,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深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龙岗区科技进步奖1项。

“作为医护人员时刻都要敢于接受挑战,面对再危重的病人也要迎难而上,不放弃任何一个患者。”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周伯平表示,在人才培养、科研水平方面所做的不断努力,是科室在重症肺结核临床诊疗上成功率不断提升的重要支撑。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