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加强结核病防治 全民防治信息知晓率达85
近日,人民政府网站发布了郑州市结核病防治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减少结核病感染、患病和死亡人数,切实降低结核病疾病负担,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健康意识,达到全民85%知道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的目标。
现状
结核病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呼吸道传染病,被列为我国重大传染病之一。郑州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结核病防治工作,从1981年起相继制定和实施了3个结核病防治十年规划。“十一五”期间,全市共治疗管理活动性肺结核患者36760例,其中具有传染性的涂阳肺结核患者13959例,涂阳肺结核患者的治愈率达到90.8%,与“十五”期间涂阳患者83.1%的治愈率相比,提高了7.7个百分点,避免约14万健康人感染结核菌。
但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估算,目前我国结核病年发病人数约为130万,占全球发病人数的14%,位居全球第二位;郑州市是省会城市,交通便利,人口流动性大,结核菌/艾滋病病毒双重感染的防治还处于初级阶段;公众对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较低,结核病防治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需要长期不懈的坚持和努力。
目标
针对这些情况,《通知》中提出了一系列防治目标,要求全市发现并治疗管理肺结核患者达到2.17万例;新涂阳肺结核患者的治愈率保持在85%以上;报告肺结核患者和疑似肺结核患者的总体到位率达到90%以上;跨区域流动的肺结核患者的信息反馈率达到90%,流动人口肺结核患者的成功治疗率达到80%;耐多药肺结核诊治工作覆盖率达到50%,耐多药肺结核可疑者筛查率达到60%;全民结核病防治核心信息知晓率达到85%。
措施
进一步加强全市结核病防治工作,积极探索推广新技术、新方法,提高肺结核患者的发现水平。严格落实肺结核患者的免费诊断与管理政策,依法为符合规定的结核病患者免费提供一线抗结核药品,逐步推广使用抗结核固定剂量复合制剂,规范开展辅助检查和辅助治疗,切实减轻患者的医疗负担。加强流动人口和羁押人员结核病患者的属地化管理,积极探索针对农民工等流动人口结核病防治的有益做法和经验。逐步构建起由市、县结防机构防、查、治、管,由综合医疗机构发现、转诊,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登记、管理的“三位一体”的结核病防治服务体系。同时,加强对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减少院内感染。
保障经费投入,有效整合资源。经测算,郑州市结核病防治经费以全市人口数为基础,人均应不低于每年1.4元。除国家和省承担其中的人均约0.4元外,所需的其余经费,郑州市市区(含上街区)由市级财政承担,县(市)由县(市)级财政承担,区级财政要根据辖区人口数按人均不低于0.1元的标准拨付专项经费,用于区级卫生部门开展结核病聚集性疫情处置、结核病人追踪及防治知识宣传教育等结核病防治任务。
此外,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各有关部门、社会团体和新闻媒体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不断改进和创新方式方法,积极宣传结核病防治知识和防治工作,切实增强宣传教育的实效,营造有利于结核病防治的社会氛围。
(责任编辑:宋雅静)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