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全球行动驱逐结核病

发布日期:2014-10-17 10:08:49 浏览次数:1600

结核病的3个高发年龄段

传说古希腊神话中,潘多拉魔盒被打开后,瘟疫、霍乱天花等灾难被释放到人间。于是,人类开始经受无数的苦难,但人类从未屈服过,征服结核病也是如此。我国从2001年起每年投入4000万元结核病控制专项经费,并于2004年增加到近3亿元。今年3月24日是第11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宣传主题是:防治结核,坚持不懈。让我们同心协力,将这个曾在全世界广泛流行,并夺去了数亿人生命的“白色瘟疫”驱逐“出境”。

专家:广州市结核病肺部肿瘤防治所副所长 谭守勇

谈到结核病,很多人会马上联想到和肝炎一样会传染,立马现出害怕的表情。确实,结核病、肝炎的传染性很强,但这都可以控制的。

据了解,新发现的结核病人只要经过结核病防治机构6~8个月的正规治疗,治愈率可在85%以上。在结核病患病率高的国家(包括我国在内)有30%~60%的成年人均己感染过结核菌(结核茵素试验呈阳性)。

结核病的3个高发年龄段

据广州市结核病肺部肿瘤防治所副所长谭守勇介绍,我国把结核病列为乙类传染病(甲类传染病只有鼠疫、霍乱,其余传染病均归为乙类)。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其传染途径主要是呼吸道传染。当排菌的肺结核病人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讲话时喷出带有结核菌的飞沫,健康人吸入肺部造成感染而得结核病。有近期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我国大城市中,有2/3的人感染过结核菌,谭守勇在此强调,感染结核菌不等于患上结核病,自身免疫力强的人是可以恢复的,只有1/10新近感染病菌的人会发病。

谭守勇介绍,从临床具体来看,可分3个高峰年龄段,分别是20~25岁、45岁、75岁。在20~25岁这个阶段,许多人开始进入社会,从相对简单的环境进入人口密集复杂的社会,尤其是不少农村年轻人涌入城市,城市里的工业污染较重,空气质量较差,如自身身体素质差,免疫力低下,就很容易感染上结核菌,并发展成结核病。而45岁这个阶段,患病率会出现一个小的高峰,谭守勇说,这可能和年龄有关,因为45~60岁是老年前期,人的免疫力开始下降。到了60岁以后,结核病的发病率随着机体的明显老化开始大幅度的增长,75岁则达到高峰。

艾滋病毒携带者更易患结核

谭守勇特别指出,当前,耐药、流动人口和HIV感染已成为结核病控制所面临的3大难题。其中HIV感染最为受到社会关注,艾滋病人发生结核病的机会是一般人的30倍。艾滋病人一旦并发结核病,互相影响,促进疾病进展、恶化,最后导致死亡。谭守勇介绍,具体原因是,艾滋病的最大危害是能够杀伤人体的免疫细胞,使人们不能抵御外来感染,因此招致多种病原体的侵袭;形成机会感染。另外,结核病是艾滋病的主要机会感染疾病之一,在结核病患病率高的国家有30%~60%的成年人均己感染过结核菌(结核茵素试验呈阳性),结核茵在这些人的体内长期潜伏,80%的人可以靠自身的抵抗力战胜之。如果这些结核茵素试验阳性者再感染HIV(称双重感染),其抵抗力就会被HIV破坏,每年就可能有5%~10%的人发生结核病。

耐药性增加治疗难度

其中耐药性使我国结核病的控制受到较大限制,这是最让医生们头痛。谭守勇介绍,耐药性结核病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化疗方案不合理是造成耐药性结核病产生的最重要和最直接的原因;对结核病患者的治疗缺乏管理或管理不善,在整个治疗过程中,特别是在强化期缺乏直接督导下的短程化疗(DOTS),是造成不规则用药和不能完成疗程的重要原因;药物供应不足,质量不佳;治疗中患者经济困难,一方面造成间断、不规则用药而诱发耐药性;

另一方面,结核病患者多生活在贫困地区,营养状况差,机体恢复缓慢,增加了药物的副反应。同时要加强人们对结核病传染病学方面的科普健康教育也是至关重要的。

另外,谭守勇说,结核病用药原则主要是早期、联用、适量、规律和全程用药,而耐药性病人,由于结核菌产生继发耐药性,应选择敏感药物联用。

营养缺乏是关键

谭守勇介绍,结核病80%的患者集中在农村。由于结核病是一种慢性全身消耗性疾病,对能量、蛋白质的需求相对较高,要尽量多补充营养,为此,有人称结核病患者是“穷人”患上了“富贵病”。据介绍,结核病患者每天至少吃500克的粮食,包括米饭和面食;肉类食物250克,包括至少一个鸡蛋、各种肉类或动物内脏等。高蛋白饮食有助于补充病人的消耗及结核病灶的修复。过于消瘦的病人适当吃些肥肉是有好处的,因脂肪是高能量物质,适当吃些可增加能量的摄入。

另外,补充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对结核病患者至关重要。钙的最好来源是牛奶,结核病患者应多喝牛奶,每天1~2杯(200~400毫升)。胃的容量有限,病人可在3餐之外加餐,一天可吃5~6餐。应注意食物多样化,以提高食欲。吸烟和饮酒对呼吸道和血管有刺激作用;不利于疾病恢复,结核病患者应戒烟酒。

防控结核病的注意事项

谭守勇说,抑制结核病的流行,必须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和增强免疫力、降低易感性等几方面着手。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以下3方面:

1.结核病涂阳的患者须戴口罩,不能对着健康人面对面近距离(2米内)咳嗽、打喷嚏、喊叫等,当发生此类动作时,患者必须用手或手帕捂口鼻或将头转向一侧,以免引起结核病的传播。

2.有条件者不与涂阳肺结核患者同住一居室,无条件者可用屏风隔开,不要并头睡觉。

3.结核病患者居室内最好不用空调器,要定时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或装抽风机等,尽量减少传染性微粒的浓度。

温馨提示

结核病人可以生育吗?

结核病人可以分为三期,针对各期病人的不同情况,对这个问题的回答也有不同。

1.活动期结核病人。指刚发现结核的病人,如肺结核病人,痰抗酸杆菌阳性,且证明为结核杆菌者;或有全身中毒症状:发热、盗汗、消瘦,伴有局部症状:咳嗽、咳痰咯血,胸、腰背痛伴胸、腰椎骨质破坏,时有腹痛腹泻,检查时腹部扪诊有揉面感或扪及腹部包块,后证明有肠结核或腹膜结核者。此期病人,需积极治疗疾病,不宜怀孕;

2.好转期结核病人。无论是肺结核、骨结核、肠结核或腹膜结核,经过一阶段治疗后,病情有所好转,但尚在服药或已停药,本人毫无不适症状。此期病人,不宜热恋,更不宜谈结婚、怀孕事;

3.稳定期结核病人。无论是何种结核,经过规则的抗结核治疗,停药后观察2年,病情稳定不复发。此期病人可以考虑怀孕。

接种卡介苗预防结核病

谭守勇介绍,预防结核病最有效的办法是接种疫苗――卡介苗。卡介苗(BCG)是活的无毒力牛型结核杆菌苗,接种后可使人体产生对结核菌的免疫力。接种对象是未受感染的人,主要是新生儿、儿童和青少年。已受结核菌感染者(结核菌素皮试阳性者)不用接种。接种年龄愈小愈好,接种过的人群。但要注意的是,许多人把卡介苗称为预防结核病的第一把锁,事实上卡介苗并不能防止人群感染结核菌后发病,它的主要作用是减少重症结核病的发生率。

卡介苗无须多次复种

另外,谭守勇介绍,过去新生婴幼儿卡介苗初次接种后,到了小学一年级,初中一年级还要进行一次复种,希望通过复种来加强青少年预防结核病的能力。近年来,国际上对卡介苗复种效果的深入研究,发现卡介苗复种并不有带来额外的保护作用,在合格的新生儿卡介苗初种后,复种并没有实际意义。

我国卫生部经过专家的充分论证,于1997年8月也发布了“关于停止卡介苗复种的通知”,提出已进行过初种的儿童不再进行复种。经过1年多全国停止卡介苗复种的实践,没有发现因停止复种而出现疫情的波动,而且停止复种还大大减少因接种引起的副反应,证明停止复种是可行的。因此,一般已接种过卡介苗的新生儿不需要进行多次重复接种。(李 /文)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