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迎来第16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青海新闻网讯 (本网记者李娜 摄影报道) 3月23日一大早,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医护人员带着慰问金和慰问品来到平安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看望慰问当地的结核病患者,给他们送去关怀与温暖……3月24日是第16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主题是“遏制结核,共享健康”。
我省是结核病高发地区之一。长期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结核病防治工作,制定印发了《青海省结核病防治规划(2001-2010年)》,组织协调和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结核病防治。通过制定技术规范,建立健全防治服务体系,完善监测干预机制,开展技术培训,加强防治机构能力建设;实施全程督导治疗,提高病人发现率和治愈率;加强综合医疗机构转诊与追踪,强化监控与评价;扩大健康教育宣传等措施,着力推进我省结核病防治工作深入开展。全省结核病防治经费由2000年之前的每年5万元增加到2010年的1500万元;自2005年起,全省新发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率、治愈率始终保持70%和85%以上。
据省疾控中心主任马永成介绍,省卫生厅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实施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免费检查,结核病人免费治疗,建立了转诊、报病、管理等制度。2001年至2010年,全省共有177691名可疑肺结核病症状患者接受了免费检查,有32534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接受了免费治疗,使15万余健康人免受结核菌感染,因避免感染、死亡、劳动力损失等所挽回的社会经济效益总价值近12亿元。今后,我省将结核病纳入重大疾病医疗救助范围,继续对贫困患者给予医疗、生活救助及人道主义关怀,努力开创结核病防治新局面。
2.患者尽量留在居住地完成全程治疗;如必须离开,要主动告知主管医生。
3.患者返乡或到新的居住地后,要主动到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或结核病定点医疗卫生机构继续治疗。
(六)面向教师的核心信息。
1.结核病检查是学校常规体检项目之一。
2.教师有义务对学生开展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并督促咳嗽、咯痰2周以上的学生及时就医。
3.学校依据结核病定点医疗卫生机构的诊断证明,管理学生患者的休学、复学。
为了方便农牧民了解肺结核知识,制定印发藏汉双语宣传画册。(本网 李娜 摄)
肺结核病是一种经呼吸道传播的慢性传染病,它的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病人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喷出的飞沫传播给他人。
肺结核病是由一种叫结核杆菌的细菌引起的传染病。不是所有的肺结核都有传染性,只有哪些痰中能够查出结核菌的肺结核病人才有传染性。这些传染性肺结患者在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把含有结核杆菌的飞沫散布于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就可能造成传染。
针对如何预防我们要做到: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减少传染。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公众要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坚持锻炼身体,提高身体抵抗力。
而肺结核病人开始接受正规药物治疗后2-3个星期后,一般就没有了传染性,他们可以参加正常的生产劳动和社会活动。对结核病人应该给予关怀和照顾,不应该歧视结核病人。结核病患者自己也要树立信心,坚持治疗,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会有助于康复。
(三)结核病人的自我保健
一、日常生活要注意。传染性性肺结核患者在家庭中要做好消毒隔离,切断传染途径。如患者的碗筷要分开,每日必须煮沸消毒;经常擦拭桌椅及地面;经常晒被褥,更换清洁的床单;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保持正常的睡眠。
二、呼吸一定要通畅。如有痰液,要及时排出,可用变换体位、拍背等方法,使痰液顺利排出;如痰液咳不出,可遵医嘱用药物雾化吸入法有助于痰液的咳出。
三、营养很重要。结核是消耗性的疾病,因此平时要多吃有营养的食物,多吃蔬菜和水果,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
四、绪乐观精神好。要做好全疗程服药治疗的思想准备,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
五、良好习惯为他人。自觉养成不随地吐痰的习惯。做到咳嗽或打喷嚏时,用手帕捂口的卫生习惯,病人应当把痰液和鼻咽分泌物放进痰缸里,经消毒液浸泡后再倒掉。
六、增强体力,免疫好。要多饮水,常洗澡,保持身体的清洁。饭后多散步,做些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的抵抗力,防止继发感染。
为了方便农牧民了解肺结核知识,制定印发藏汉双语宣传画册。(本网 李娜 摄)
答:肺结核病是一种经呼吸道传播的慢性传染病,它的传播途径主要通过病人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喷出的飞沫传播给他人。
肺结核病是由一种叫结核杆菌的细菌引起的传染病。不是所有的肺结核都有传染性,只有哪些痰中能够查出结核菌的肺结核病人才有传染性。这些传染性肺结患者在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把含有结核杆菌的飞沫散布于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就可能造成传染。
针对如何预防我们要做到: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减少传染。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公众要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坚持锻炼身体,提高身体抵抗力。
2、结核病病人治疗多长时间其传染性就会减弱甚至消失?
答:肺结核病人开始接受正规药物治疗后2-3个星期后,一般就没有了传染性,他们可以参加正常的生产劳动和社会活动。对结核病人应该给予关怀和照顾,不应该歧视结核病人。结核病患者自己也要树立信心,坚持治疗,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会有助于康复。
3、结核病人的如何自我保健?
答:1)日常生活要注意。传染性性肺结核患者在家庭中要做好消毒隔离,切断传染途径。如患者的碗筷要分开,每日必须煮沸消毒;经常擦拭桌椅及地面;经常晒被褥,更换清洁的床单;每天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保持正常的睡眠。
2)呼吸一定要通畅。如有痰液,要及时排出,可用变换体位、拍背等方法,使痰液顺利排出;如痰液咳不出,可遵医嘱用药物雾化吸入法有助于痰液的咳出。
3)营养很重要。结核是消耗性的疾病,因此平时要多吃有营养的食物,多吃蔬菜和水果,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
4)绪乐观精神好。要做好全疗程服药治疗的思想准备,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
5)良好习惯为他人。自觉养成不随地吐痰的习惯。做到咳嗽或打喷嚏时,用手帕捂口的卫生习惯,病人应当把痰液和鼻咽分泌物放进痰缸里,经消毒液浸泡后再倒掉。
6)增强体力,免疫好。要多饮水,常洗澡,保持身体的清洁。饭后多散步,做些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的抵抗力,防止继发感染。
3、现代结核病控制工作所面临的3大挑战是什么?它们对结核病防治工作会造成什么障碍?
答:1)严重耐多药结核病的流行,将会极大地削弱我们过去几年在控制结核病上所取得的进步,而且也会给艾滋病的防治计划带来威胁,耐多药结核病人的治疗费用很高、疗程很长,而且治愈率较低,如果发生耐多药结核病的流行,那么将会引起很严重的后果。
2)结核病和艾滋病双重感染的发展必将对结核病及艾滋病控制带来困难。
3)流动人口的增加,流动人口,还有农民工大多来自结核病疫情较高的农村地区。其中一些人劳动强度大、生活条件差,结核病发生机会大大增加。由于该人群流动性较大,对结核病的控制带来难度。
这三方面将加重结核病的疫情,增加结核病控制的难度,从而使结核病重新成为不治之症。因此,针对新的挑战要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防治措施的落实和管理,采取综合措施提高防治工作质量,降低耐药率和患病率,巩固较高的治愈率,发展和完善适合我省省情和公共卫生发展方向的成本合理、措施可行、效果明显、持续发展的结核病控制策略。
4、肺结核病有哪些症状?
肺结核病主要以咳嗽咳痰为主,只要连续咳嗽咳痰2周以上,就应该怀疑自己的了结核病,其次还有咯血、胸痛、消瘦、发烧、食欲不正、盗汗、女性月经不调等症状。
5、怀疑自己的了肺结核应该去哪里就诊?
我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均设有结核病防治科,可以根据国家政策提供免费检查,如果一旦不幸被诊断为结核病,就可以提供免费抗结核药品,各级医院不提供免费诊断和治疗。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