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让抑郁症患者过得幸福些吧

发布日期:2014-11-27 20:13:36 浏览次数:1595

你幸福吗?政治家通常关心国民满意度指标,群体幸福不幸福是社会学家关心的问题,精神科医生才关注个体幸福不幸福。对于健康人来说,幸福不幸福是个好笑的问答题,可是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它可能涉及几条人命。广州市海珠区日前发生一起人伦惨剧,一男子在吵架中,一怒之下杀死亲姐姐和两个孩子,然后跳楼自杀,该男子有抑郁症病史。

抑郁症并不是心理疾病。当神经细胞之间担负传递信息重任的介质代谢异常,浓度过低时,病人表现为异乎寻常的悲观,这就是抑郁症,神经递质浓度过高时,病人表现为异乎寻常的乐观,这是狂躁症。抑郁症和狂躁症统称为心境障碍,心境障碍患者可能在抑郁与狂躁之间交替发生。

心境障碍患者与正常人之间并不存在明确界限,神经递质浓度是连续分布的,而且浓度高低受到各种外界因素影响,比如心情和饮食。很难客观判别,更多靠患者自诉,这使得发现和治疗心境障碍比其他生理疾病要困难得多。

世界上各个族群都有差不多比例的心境障碍患者,少量的心境患者存在可能有助于群体的发展。一般来说纯负面的遗传特性会在进化的过程中淘汰掉,既然广泛地等比例地存在,一定有它的理由。鲁迅晚年有点偏执的愤世嫉俗,令人怀疑他是否罹患抑郁症,这个怀疑可以帮助理解鲁迅,而无伤他的文学地位。美国数学家约翰·纳什因为开创了博弈论,而获得199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他却是一名严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好莱坞以他的真实故事而创作的人物传记片《美丽心灵》。纳什的故事反映了人性的复杂性,既脆弱又伟大。

抑郁症患者杀人极为罕见,最大的危害是自杀,中国是人口大国,免不了也是自杀人口大国。全世界大约每年42%的自杀死亡发生在占世界人口25%的中国。单纯靠药物治疗作用是有限的,心境障碍只能缓解,不能治愈。防治心境障碍病情恶化最好办法是减压,减轻工作负荷,培养业余爱好。

古人虽然不知道心境障碍的发病机理和药物,可是通过积累生活经验,在传统文化当中,有很多可以帮助及时发现和缓解症状的元素,比如琴棋书画,说是雅好,当成心理疗法。甚至一些看似道德修养的理论,实际上也可以当作心理疗法,比如恻隐之心、耻辱之心,儒家认为是正常人生而有之的,通过“三省吾身”,一旦发现不敏感了,说明发生病变,可以通过饮食和运动调节控制病情。

幸福可能涉及健康,健康可能涉及道德,人性已经够复杂了,社会更是复杂。不要去想太多,做好自己的本分,有时候必须得认命,心理的负荷就会减轻许多。心有余力,再去照顾他人。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