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的烟民患有焦虑症 靠毅力戒烟成功率3
“其实,戒烟困难跟不少吸烟者患有焦虑症大有关系。”余金龙说,根据美国的研究显示,在其5000万烟民中,有25%的人在他们生命中至少患过一次焦虑症。在美国另一项调查中,超过1/3的烟民在他们的生活中都曾符合过某种焦虑障碍的诊断标准。
“很多吸烟者就是因为内心有焦虑才吸烟的,因为吸烟可以暂时释放焦虑情绪。”余金龙说,正是因为焦虑或焦虑症影响了戒烟的成功率。余金龙说,研究表明,患有焦虑症的烟民对尼古丁的依赖程度更高,戒烟过程中出现的戒断症状也更多,产生的消极情绪也更多,因此,患有焦虑症的烟民戒烟的成功率要低得多。
余金龙说,究其原因,可能是有焦虑症的烟民潜意识里并不愿意戒烟,“因为他们潜意识里担心一旦戒烟,又得重新面对焦虑”。
“吸烟对自己和他人健康的危害,其实大家都明白,可是,为什么就有那么多人就是戒不掉呢?”汤彥说,烟草中含有一种致成瘾物质——尼古丁(烟碱)。WHO1998年已将吸烟命名为尼古丁依赖症,是一种慢性高复发性成瘾性疾病。
严重的吸烟成瘾者,一旦戒烟,就会出现烦躁不安、易怒、焦虑、情绪低落等症状。更有甚者,有的吸烟者明知过度吸烟已经引起相关疾病,但仍然不顾后果固执地继续吸烟。
“顽固的吸烟成瘾者也分两种,一种是根本就不想戒的态度强硬派,另一种是想戒但又戒不掉、容易复吸的动摇派。”汤彥说,很多吸烟成瘾的人最后抵不过难以忍受的戒断症状而放弃。
“吸烟成瘾是一种慢性疾病”,汤彥说,国外数据显示,仅凭毅力戒烟,成功率不到3%。
余金龙认为,一个人的吸烟成瘾,看似偶然,其实有一定的必然性:那就是他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存在着焦虑,或内心深处隐藏着来自童年的焦虑和冲突,而这种内心深处隐藏的焦虑,烟民本人通常是觉察不到的。
然而,吸烟真的能够缓解焦虑吗?事实并非如此。余金龙说,美国的一项针对青少年的研究发现,吸烟反而会增加青少年焦虑和精神失调的可能性,受调查的吸烟青少年患焦虑障碍的几率是普通人的5.5倍,出现惊恐障碍(注:是一种急性焦虑)的可能性比一般人高16倍。另英国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吸烟可能缓解焦虑”的认识是错误的,戒烟才有助于真正降低焦虑感。
余金龙分析,吸烟只能暂时释放焦虑,这其实是一种逃避。相反,戒烟是一种积极面对问题的方式,“力量感和自信心一上来,焦虑自然会减少。”
汤彥认为,对于吸烟成瘾的人,最佳治疗方案是药物和心理、行为治疗相结合。她认为,在帮助烟民戒烟时,首先要对其戒烟的动机进行评估,同时,也需评估一下其是否存有焦虑症。然后,将药物和心理辅导相结合。同时,不断增加对烟害的认识,不断增强戒烟动机也应贯穿在戒烟的整个过程中。
汤彥说,药物治疗最好是戒烟药物和心理治疗药物双管齐下,同时辅以心理疏导。“目前临床所使用的戒烟药物并没有发现有很大的副作用。”
至于戒烟疗程,汤彥介绍,标准疗程是3个月。“但意志坚强的可能只需一个月。”她说,因为戒烟的戒断反应在第7~30天最强烈,一般情况,30天后,戒烟所带来的焦虑会减轻。“因此,如果30天后,焦虑感如果不减反增,应该重点进行心理科的诊治。”
余金龙则认为,焦虑常与内心缺乏力量、缺乏安全感、缺乏独立性、内心自我有冲突等因素有关,对于那些因为焦虑而吸烟成瘾的人,心理辅导也应针对这些方面进行。此外,家人也不要给他们太大的压力。(文/记者黄蓉芳 通讯员韩文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北国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北国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北国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北国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北国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北国网书面授权。否则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北国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北国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