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谁解红包焦虑症

发布日期:2014-11-18 01:53:31 浏览次数:1595

新华网北京9月10日电(记者凌军辉、王莹、仇逸)又到教师节,国人尊师重教的传统,正演变为两难的道德考题。连日来,记者在上海、江苏、辽宁等地调查发现,在一些热点中小学,一边是家长苦恼送不送礼、送多少,一边是老师纠结收不收礼、怎么办,双方均患上红包焦虑症:理想教育的天平承载不了越来越重的红包。

国务院近日下发的《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强调,对教师实行师德表现一票否决制。家长苦恼、老师纠结的教育红包为何严禁难止?如何维护师德尊严,重塑健康纯洁的师生关系?

教育红包渐渐升级,家长老师焦虑加剧?

这几天,对女儿小学二年级开学的喜悦还未散去,上海的包小明开始犯愁教师节给老师送什么礼。鲜花贺卡不实惠,现金和卡太直接。经过反复挑选,她为老师准备了两罐精品龙井,既有文人雅趣,价格也很到位。给老师送礼最麻烦,既要保面子,又要顾里子!

和包小明一样犯愁的家长不在少数。记者采访发现,教师节送礼的重灾区主要是各地的一些知名中小学,对象集中在语数外等主科老师和班主任。沈阳市一所热点小学的王老师说,新学期开学以来,全班40名学生,超过一半的家长都送了礼,普遍价值数百元,还有的直接拿信封送现金。

面对接踵而来的红包,很多老师并不像家长想象的那般满心欢喜。家长的红包越厚,老师的压力越大!南京白下区一位小学五年级班主任李老师说,拒收家长红包时常拉拉扯扯,有时还有学生在旁,场面非常尴尬。有时虽然拒收成功,但明显感觉和家长的关系疏远了。有时候家长送的礼物实在退不回去,心理压力会非常大。该怎么对待孩子,学习管理和生活照顾到什么程度,就怕拿捏不好,都快得强迫症了!

从上世纪80年代的大米、腊肉,到90年代的鲜花、水果,再到新世纪的现金、购物卡,随着礼物逐渐升级,教师节开始变味。北京一所知名小学的学生家长透露,随着现金和卡数额增大,为了规避风险,这几年流行给老师送旅游,开始是国内游,后来是出国游,没个三四万元根本拿不下!

不断升级的教育红包让师生关系、家校关系不再纯洁。开学才3天,就学生座位问题,一年级8个班主任所接的电话短信不停,甚至有家长直接要求给孩子安排4排2座,即靠讲台中心的位置,并表示教师节一定好好感谢老师。上海一位全国劳模小学老师说,面对这样的暗示或礼物,自己会坚决拒绝,不然班级的正常教学工作根本没法开展。

在沈阳市铁西区兴工街第一小学校长张吉新看来,红包带给教育的不是助力,而是阻力。如果家长和老师的关系异化为金钱关系,充满了铜臭味,老师如何教书育人?何谈言传身教?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