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news资讯翻译科学家认为目前正在用错误的小鼠模型来研究慢性焦虑症

发布日期:2014-11-24 04:58:16 浏览次数:1602

字数统计:1166

编译:

临床前试验——在如实验小鼠之类的动物身上测试药物或疗法的试验——是药物开发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给患者用药之前,研究人员只有在临床前试验中才能评估药物的效果和副作用。

现在, IIan Golani教授(特拉维夫大学动物学系,Sagol神经科学学院)、他的研究伙伴YoavBenjamini教授(特拉维夫大学统计与运筹学系,Sagol神经科学学院)以及EhudFonio博士(魏兹曼研究所)对用于研究慢性焦虑症(如广泛性焦虑症)的动物模型提出质疑。研究人员将实验时间延长一百倍,并对比实验室小鼠和野生小鼠,结果发现,实验室小鼠其实并未出现慢性焦虑。

相反,研究人员发现,实验时第一分钟内小鼠表现出的行为其实是对新环境的一个临时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小鼠又会恢复原本的性情——实验室小鼠性情平静,而野生小鼠性情焦躁。这一发现报道在期刊PLoS One与Nature Methods上,Golani教授表示,这个发现也许可以解释大多数利用这种小鼠模型开发的候选药物在人类大脑疾病中治疗价值很差的原因。

回到野生小鼠

由于小鼠基因与人类基因较为相似,所以小鼠是实验室中最常用的实验动物。人们在开发小鼠模型上投入了无数的时间与金钱,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改变小鼠基因,以模拟人类疾病。尽管许多动物模型为帕金森病已经各种癌症的研究作出了宝贵的贡献,其他一些动物模型效果却是差强人意。

Golani教授表示,慢性焦虑小鼠模型对于抗焦虑疗法的检验是至关重要的。目前研究人员使用的是一种特定种系的实验小鼠,据称这种小鼠特别焦虑。实验时,将小鼠置于一个新环境总,并监控小鼠焦虑的迹象,比如待在有遮蔽的位置,而不是空地上。给药后,可以观察到小鼠的焦虑行为有所减少。

研究人员将目前用于广泛焦虑症试验的实验室小鼠和第一代在笼中出生的野生小鼠进行了比较。实验时间从几分钟延长至45小时。研究人员发现,实验室小鼠尽管在刚开始表现得更加焦虑,但最终又恢复到平静行为状态,而野生小鼠一直表现出焦虑行为。Golani教授解释说:“大自然中的小鼠必须始终保持高度警惕状态,否证就会沦为猎物。”

他们认为,应该修正现有的广泛焦虑症动物模型方法,依据主要为以下三个实验谬误:选用错误的动物模型,实验时间过短,分析的时间点错误。他们说,这些错误将会影响对真正的慢性不正常行为的判断。

重复结果

在Nature Methods的那篇文章中,研究人员要求对其他行为学动物模型进行类似的审查。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标准是:采用动物模型得到的实验结果必须可在其他实验室重复出来。他们提到,结果可重复性的缺乏是(行为学)这一领域的一大问题,研究人员为标准化实验方案投入了复杂而昂贵的努力,但仍不足以解决问题。

Benjamini博士表示,不是每项实验都需要在多个实验室重复,耗费更多的动物、时间和金钱。他还补充说:“利用全球研究者进行的不同实验构建一个合作性的数据库,并采用合适的数据挖掘工具,就可以产生需要的标尺来检测不同实验室实验结果的可重复性。”这种集体的努力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好地识别有效的实验结果。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2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