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都白领留神信息焦虑症

发布日期:2014-11-11 23:50:25 浏览次数:1600

电视、电话、电脑、电子邮件、手机、互联网、MSN、等等各种现代化的通讯设备和传播手段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同时也给我们带来新的困扰。比较典型的例子是,当其中一些信息忽然在我们身边消逝,心理开始觉得焦急、恐慌,甚至身体出现头晕胸闷等症状。这种现象在心理学界已经有了一个专有名词:信息焦虑症。

都白领最易受侵扰

在某外企工作的王小姐近日外出休假,手机却不慎摔坏了,一种不安的情绪便开始困扰着她:客户资料失去了去哪里找回来?误了工作怎么办?老板联络不到她会不会很生气?……越想越急,还没等到假期结束,王小姐就迫不及待地从度假村出来马上买了个新手机,并挨个找客户电话,和每一个人联系上。

从事新闻工作的刘先生也出现过类似困扰,天天上午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在机器启动确当儿匆匆刷牙、洗脸、吃早点,当获得新闻线索后开始找寻相关资料、和编撰勾通、写稿。天天晚上睡觉前,刘先生总觉得自己的头颅中装了太多信息,有时候真想狂吐一番,把那些垃圾信息吐出来,这种情况有时会令他感觉头晕、胸闷、暴躁。

从事咨询行业的秦经理天天都要扫瞄大量网页了解信息,然后接触不同客户谈论种种事宜,见面、手机、电话、电子邮件等从不断歇,不仅如此,在面对客户时还必需打起一百分精神笑脸面对。而等到夜晚回家,老秦发现自己瘫倒就睡,根本没有精力再和妻子女儿多勾通生活,有时候放工回来老秦觉得自己的脑子空荡荡的,甚至发狠辞职不干,可当新工作日开始,老秦还是不得不再连续同样的工作。

医学博士李先生以为,在当今信息时代,信息焦虑症是一种时尚病。而得病者多为这些学历高、工作压力大的白领。很多人以为,自己平素就在信息的“风口浪尖”上过活,随时更新最新信息加以消化运用,是他们工作必需,由于只有这样才能在工作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信息轰炸超过承担力

李博士说,白领们这种不断强逼自己更新知识信息储藏的方式,往往使人脑的“存贮仓库”难以适应,当新信息进入,已经装纳大量信息的脑子往往来不及腾挪出足够“空间”再接纳新信息,或者不适应新信息的来临。

专家说,当外界信息的输入大脑,人体大脑就有高级中枢去综合、分析和推想,并进行一番信息加工。人如果在短时间内接受大量繁杂信息后,来不及分解消化,超出机体的承担力,由此便会造成一系列的自我强逼和紧张。这种情绪格外接近精神病学中的焦虑症状,所以,这种因工作信息接触过多引起症状的情况被一些人称为“信息焦虑症”。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城人口中大约5%的人会得焦虑症。从职业来讲,记者、广告员、网络从业职员等长时间从事心理处于紧张工作状态的人是“信息焦虑症”的高发人群。一些被人们称为“网络综合征”、“手机强逼症”等时代感很强的精神问题,实际上都是过量信息作用于人的一种焦虑心理反应,也是信息焦虑症的表现。

光“信息休克”不能治本

离开信息源进行隔离,被称为是这种焦虑症的“休克疗法”,比如休假等。但秦经理经过尝试觉得,这种杜绝信息接触的方法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反而可能会加重病情。由于大量的信息不会由于自己的“休克”而停滞,而这些信息资源关于工作来说,其重要性相当于空气和水一样。秦先生觉得,在信息“休克”的同时,有时候自己的精神也一样进入“休克”状态,只是觉得焦虑和恐慌,根本无法得到真正休息和调剂。而一些心理学专家也以为,如果想摆脱大量信息对人的折磨,主要还要自己注意身心综合调整。

一些“过来者”以为,有计划有规律对自己对身边信息充分理解,并有克制地消化新的知识和信息,从而进行归纳与分类,加以记忆,要比一味避开信息进行休克有效得多;而另一方面,生活工作都注意紧张与松弛的交替,不使大脑陷入过于疲惫状态,都关于防止及改善信息焦虑症有很大的帮助。

记者了解到,就目前医学界情况看,信息焦虑症由于表现与精神病学上的焦虑症状相似,所以其确诊和医治也以传统的医治焦虑症方法为主,除身体性能发生不适的病人须要药物治疗外,更多的是以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为主。

推荐导读 >> 汽车能读出你的“心思”:心理不安就想按喇叭

分级

病症轻重分级

信息焦虑症固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疾病,但由于近年来发病率增高,越来越多人加大对其关照,而有关研究者也按照其症状轻重把疾病分为四级:

一级:信息焦虑。在没有信息输入的时间或地点,他们会对着四面的一个墙壁、一张纸,甚至自己的手掌心发呆,没准这时候他们正在思虑某个游戏的复杂步骤。这时候患者表现为交际能力减弱,脉搏升高,面部肌肉呈红涨状态等。

二级:信息惧怕。有的患者在持续24小时以上没有接受信息的情况下,出现一种恐慌状态。这时患者往往树起耳朵,处于戒备状态,手机上忽然闪出的一格讯号、一个八卦新闻,都会让他感觉到被信息刺激的感觉,此时他的情绪很轻易发生强烈变化。

三级:信息抑郁。当没有得到相应的信息刺激,或者他对所获得的信息质量感到气馁,患者有时候希望有更大剂量的刺激。如果缺乏这种信息录N遍电子邮箱,反复检察邮件。

3.当由于某种原因不能上网时,整个人极度焦虑难受,恨不得变成超人,飞到外太空去接受网络的超强吸引。

4.下意识地登录无聊网站搜索无聊片,搞得鼻血喷明星乐此不疲,喜欢享受这类浮浅的快感。

5.都是怕自己跟不上潮流,会花大量的时间去搜集一些新近流行的事情。当别人问到某个信息自己不知道时,情绪一下子就跌到谷底。

6.喜欢信息胜过真实的生活以及人际交往。常有一种“万物皆醒我独醉”的飘然世外的感觉。

7.最喜欢在BBS上跟贴,以及同人议论无聊的八卦新闻。如果网上没有新的好玩信息出现,人就呈抑郁状,半天提不起精神。

8.一天十来个小时地挂在MSN或上,可以同时跟N个人聊天,闲下来一点点都会急得没法。

9.喜欢被信息沉没的感觉,玩电脑游戏的时候会有一种强烈的满足感,不断延长游戏时间。但现实生活中有时会觉得自己一团糟。

10.经常轻易一会儿自我贬低,一会儿自我吹嘘。处事比较极端,不轻易妥协。

推荐导读 >> 职场妈妈为何心声不定

(编辑: 春眠 )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