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脾气暴躁 夜间失眠 就业焦虑症困扰大三学生

发布日期:2014-11-17 20:50:36 浏览次数:1600

本报讯

临近暑期,大四毕业生开始准备离校走上工作岗位,而下学期将进入大四行列的大三学生则成为校园内的“就业焦虑症”高发人群。记者在各高校采访到了几个大三学生,他们由于就业压力、竞争增大,很多人在本学期初就开始莫名地烦躁起来,尤其是一些学生暑假疯狂地报名参加各种学习班,还有一些学生多少有些抑郁症状。

据学生家长崔女士介绍,她的孩子目前在省内一所综合性大学读书,在大三下学期初,她就发现孩子有些异样。“动不动就发脾气,一谈起将来就业的话题就烦。”崔女士表示,由于孩子学的专业是计算机,又是个女孩,往届同学的就业事实就摆在眼前,这个专业已经由前几年的热门专业变成了难就业专业,就业这个话题不知不觉间成为引起孩子敏感反应的一个因素。

而哈市某高校的法学专业大三学生孙玉明则承认自己就患有“就业焦虑症”,他告诉记者,他所学的专业是学校管理者“专业嫁接”的结果,当年上大学时,这个专业很热,而该校另一个专业也很热,所以就有了一个“合成专业”,而问题是,现在这个专业已经连续两年不招生了,他们在实习过程中发现,这个专业根本就是个“四不像”。

大三学生小冯概括自己的“就业焦虑症”是紧张并痛苦着。他告诉记者,他实际上从大一就有这样的症状了,很多学哥学姐告诉他,要为自己就业不断增加砝码,到现在,小冯已经考下了包括计算机、外语、人力资源等12个证书了。现在,他又刚刚为自己的暑期安排了两个学习班,还有一个实习岗位,而因实习单位时间不允许,他已经放弃三家单位了,一想到每次都在为就业目标而不断调整自己,晚上就经常会失眠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患有“就业焦虑症”的学生的共同特征是所在学校缺少必要的职业规划指导,很多学校尽管有一个类似的指导中心,但由于人力有限,基本只限于开展帮助大四学生就业的工作,即使有指导工作也只限于走走过场。

针对这样的情况,有关教育专家认为,“就业焦虑症”困扰大三学生并不是个案,是和整个校园环境息息相关的。大三时期是一个典型的过渡期,学校管理者以及辅导员、职业指导教师应开展持续的、专业的、有生气的职业规划培训,如果只是单纯的强调为就业而让学生自加压力,“就业焦虑症”就有可能蔓延至更低学年的学生身上。同时,大学生要对自己的就业与择业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树立切实有效的目标,不盲目选择太远目标,不悲观失望目前状况。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