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

发布日期:2014-10-16 15:57:47 浏览次数:1595

[概述] 为化脓性中耳炎常见的颅内并发症之一。中耳乳突炎经破损的骨质侵犯乙状窦壁,引起乙状窦静脉炎,常伴血栓形成。临床表现主要为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出现耳痛头痛寒战、驰张性高热。乳突部叩痛、可摸及颈静脉呈条索状。 防治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预防本病的关键。治疗主要用足量有效的抗生素,及早行乳突手术,清除病源。 [症状体症] 1.中耳炎病人出现耳痛、头痛、脓毒血症,如寒战、弛张型高热。 2.乳突部叩痛、颈上段压痛或摸到颈静脉呈条索状。 3.血栓形成者,可有颅内压升高症状。 4.脓毒栓子经血流扩展至远隔器官,可有全身各器官相应症状。 [诊断依据] 1.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急性发作或急性中耳炎之并发症。 2.典型的脓毒血症:寒战、弛张性高热达40℃,数小时后大汗,体温降至正常或低于正常。上述症状每天至少1次。 3.不典型者,发热时隐时现。长期脓毒症者,身体消瘦,严重贫血,精神萎糜或有转移性脓肿。 4.患侧乳突部叩痛,颈上段压痛,可摸到颈静脉呈索条状。 5.眼底可见视乳头水肿视网膜出血,视乳头边缘模糊及视网膜静脉扩张。 6.血培养可阳性。 7.Tobey-Ayer(压颈测压试验)试验阳性。 8.Crowe(压颈眼底变化试验)试验阳性。 9. 乳突片示乙状窦壁模糊或骨质破坏。 [治疗原则] 1.足量有效抗生素。 2.全身支援疗法及抗凝药物治疗。 3.及早行乳突手术,清除病源,增进引流,探查乙状窦,如脓肿应切开引流,如血栓应去除或行颈内静脉结扎术。 4.治疗转移性脓肿或其他感染并发症。 [疗效评价] 1.治愈:症状消失、无并发症、伤口愈合。 2.好转:症状缓解、无并发症、伤口愈合。 3.未愈:症状未改善、可有其他并发症、伤口未愈合。 [专家提示] 该病是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并发症,因此防治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预防本病的关键。此病预后在应用抗生素之前较劣,死亡率约20-30%。近年来广谱有效抗生素的应用,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并发本病者已渐减少,其死亡率亦明显减少。 (来源:康乐时代网)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595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