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49岁男子昨重度中暑不幸身亡

发布日期:2014-11-23 06:05:46 浏览次数:1600

□记者童程红通讯员应红燕林柱洲庞赟王云鸿贾昌林

最近一周,市气象台接连发布高温红色预警。持续高温下,我市重度中暑病人大增。市李惠利医院一周接到了3例热射病病人,宁大附院、明州医院、市七院等多家医院,接连收治了数名热衰竭和热射病病人。其中,宁大附院一名病人已经不治,其余多数病人仍在医院ICU里。

49岁四川男子在家中暑最终不治

29日下午,宁大附院急诊科主任陈志华发布微博称:“今天一个热衰竭患者最终不治,那病也就是平时说的重度中暑,这些天浙江还要持续高温,因此建议哪凉快哪呆着,尤其是有多种基础疾病的,可别心疼了电费、空调费,室外工作的人们一定要注意防暑降温、遮阳防晒、及时补液、水盐兼顾。高温天多做两事:降体温、补体液!大家各自保重吧!”

陈志华介绍,该病人为四川籍人,今年才49岁,患有心脏病痛风,近期一直卧床休息,为了省电,多数时候都是用风扇对付着。家人忙于工作没太注意照顾,结果他在家里就中暑了,“送到医院时已经是神志不清,肾功能、心功能严重衰竭,抗休克、补液等措施都用上了,但最后还是没救回来。”

28岁余姚小伙子被热昏抢救一周没有起色

市李惠利医院近期接连收治了3名热衰竭和热射病病人。一名为住在市区的40岁男子,一名为住在市区的58岁大妈,均得了热衰竭,发病时都在家里,且都没有开空调。另一名是得了热射病的余姚小伙子,今年28岁,家里是开小店的。两天前的一个下午,他帮着搬货,不久就觉得有些头晕乏力。第二天病情加重,想着是“吃热”了,就请人帮忙刮痧。到了第三天,病情进一步加重,人昏了过去,手脚还不停抽搐,家人这才将他送去附近的医院,随后又转到了市李惠利医院。ICU医生丁毅说,小伙子刚到医院时就有肝肾等多脏器衰竭的症状,情况很不乐观,在ICU抢救了近一周,仍然没有起色,家人无奈之下不得不办理了出院手续。

明州医院在过去半个月接诊了3例重症中暑的病人。ICU主任沈合金说,情况最危重的是一名67岁的湖南籍女性。刚来的时候体温就超过了42℃,物理药物降温效果都不好,整个人处于休克状态,血压下降、氧饱和度下降,她很快由急诊科转到了ICU,“入院3天了,体温是下来了,但未来会怎么样,谁都不敢打保票。”沈合金说,有些重症中暑的病人,即使脱离了生命危险,但也留下了一些后遗症。

两天里血小板需求量增加

记者还从市中心血站获悉,前天和昨天两天里,相继接到4起需要输血小板的请求。4名病人中3人来自余姚市人民医院,一人来自明州医院。由于病情危急影响了凝血功能,每人分别输了10个单位的血小板。

热衰竭常发生于老年人、儿童

热射病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夏日急症

陈志华介绍,热衰竭和热射病是两类重度中暑。热衰竭常发生于老年人、儿童和慢性疾病患者。这是一种由于热引起外周血管扩张和大量失水造成循环血量减少,引起颅内暂时性供血不足而发生昏厥的疾病,也被称为热晕厥或热虚脱

热衰竭表现为多汗、疲乏无力、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和肌痉挛。根据病情轻重不同,检查可见血细胞比容增高、高钠血症、轻度氮质血症肝功能异常。热衰竭可以是热痉挛和热射病的中介过程,治疗不及时,会进一步发展为热射病。

热射病则是最严重的一类中暑,是指因高温引起的人体体温调节功能失调,体内热量过度积蓄,从而引发神经器官受损。主要表现为高热(直肠温度≥41℃)和神志障碍。早期受影响的器官依次为脑、肝、肾和心脏。热射病有接近50%的死亡率,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夏日急症。热射病又被称为日射病,从名字不难看出该病与阳光直接照射有关。

预防重度中暑降体温补体液最要紧

如何预防重度中暑,专家给大家支了几招。

外出带上淡盐水。盐水调制法如下:1升水,放入盐1/2茶匙。无论渴不渴,户外作业时,每15分钟喝小半杯。

外出坐车时,可用冰袋冷敷。药店里有医用冰袋,大家也可以自制冰袋:准备一些湿布把冰块包裹起来,再用一个干净塑料袋套上放入冰箱。出门时不时擦擦脸和胳膊,会感到凉快。

凉水冲手腕。每隔几个小时把手腕放在自来水龙头下冲一会儿,可以降低血液温度。

回家后及时用温水洗澡。如果感觉身体发烫,可用一些藿香正气水、风油精等药品擦拭,通过蒸发吸热来降温。

要预防中暑,饮食方面也有讲究。喝水时要少量、多次,每次不超过300毫升。大量饮水不但会冲淡胃液,进而影响消化功能,还会引起反射排汗亢进。结果会造成体内的水分和盐分大量流失,严重者可以促使热痉挛的发生。

中暑后,不宜太早进补。进补过早,暑热不易消退,本来已经逐渐消退的暑热会卷土重来,造成病情反复。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