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浅层点状角膜炎

发布日期:2014-11-27 09:22:12 浏览次数:1600

浅层点状角膜炎

1、细菌性感染:在各种细菌性结膜炎睑缘炎时,常合并角膜的上皮糜烂和点状表层炎以及多膜边缘部上皮下浸润,这些病变在角膜上有时呈散在性,有时在全角膜上弥漫性分布,特别是角膜周边部较多。

2、病毒性感染:在各种病毒性结膜炎的早期,常可能先引起角膜点状上皮糜烂。

3、频繁的点眼药水的刺激或紫外线刺激可引起角膜上皮糜烂和炎症。

4、机械性刺激,可使上皮擦伤,倒睫营养不良均可导致上皮糜烂和炎症。

5、其他眼病,如干燥性角膜炎、春季结膜炎、药物过敏均可引起角膜上皮的损害。

体征

点状上皮角膜炎

1、单纯性卡他性角膜炎多见于老年人。沿角膜缘发生针尖样灰白色状浸润,或淡黄色串珠样浸润,病情进一步发展可形成平行角膜缘的月牙形浅在性溃疡

2、病毒性点状角膜炎:由于病毒感染角膜上皮层或上皮下的点状混浊浸润,以腺病毒多见,如腺病毒8型引起的流行性角膜结膜炎,肠道病毒引起的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常使单眼或双眼受累。球结膜为混合性充血,轻度水肿,经过1~2周后,结膜炎消退后,均可在瞳孔区角膜上皮和上皮下引起炎症和浸润,可见粗细不等的点状细小灰色点或呈点状星芒状线状混浊,荧光素染色可着色,经2~3天后,这些点状浸润点变平,很快变成树枝状或地图状浸润,融合成团。

眼睛结构图

3、表层点状角膜炎:表现为双眼角膜上皮针尖大小炎症,但无上皮下浸润,时轻时重,可持续数月数年。在高倍裂隙类显微镜下观察点状着色呈椭圆形,微微高出上皮面,这种角膜炎愈合后不留瘢痕。 点状上以下浸润

1、沙眼性上皮下浸润性角膜炎:在角膜上方沙眼性血管翳的末端,有粗点状表浅的基质溃疡,愈合后常留有薄翳或斑翳。

2、钱状角膜炎:在角膜瞳孔区的上皮下如钱币状浸润,大小不等。裂隙灯检查,其浸润多在表浅基质层,愈合后常留有疤痕。

点状上皮糜烂

1、为单个或多个点状上皮缺损,缺损区透明,其周围角膜上皮水肿,在裂隙类下直照时不易发现,患眼反复发作,常有眼睑痉挛睫状充血

2、创伤性或化学清创后的浅层角膜营养不良的早期病例常发生周期性点状上皮糜烂,这些缺损糜烂修复后,上皮常遗留有指纹状或旋涡状混浊。

隐形眼镜容易引起角膜炎

腺病毒病毒性结膜炎(病毒性结膜炎的最普遍型)引起的浅层点状角膜炎用好视力眼贴约于3周内自行消散。睑缘炎、沙眼和干燥性角膜炎需特定的治疗。暴露于紫外线后所致者,可用作用短暂的睫状肌麻痹剂、抗生素眼膏和包封患眼24小时。戴用接触镜过久引起的,可用抗生素眼膏(例如0.3%妥布霉素,每日3次)治疗,但不要包封患眼,因严重感染的发病率高。这些病人次日需复诊。如果浅层点状角膜炎由局部药物或防腐剂引起的,则须停用这些药物或防腐剂。

1、原因治疗:根据病因采取对症治疗。

2、抗生素及抗病毒药物点眼。

3、微量皮质类固醇点眼或配合其他抗生素药物点眼。

中医认为,眼与全身脏腑和经络的联系密切,古代医学家根据临床实践,总结了许多简便而有效的养睛明目的方法:

熨目法

黎明起床,先将双手互相摩擦,待手搓热后一手掌熨贴双眼,反复三次以后,再以食、中指轻轻按压眼球,或按压眼球四周。 运目法

两脚分开与肩宽,挺胸站立,头梢仰。瞪大双眼,尽量使眼球不停转动(头不动),先从右向左转10次,从左向右转10次。然后停,放松肌肉,再重复上述运动,如此3遍。此法于早晨在花园内进行最好,能起到醒脑明目之功效。

低头法

身体取下蹲姿式,用双手分别攀住两脚五趾,并稍微用力地往上扳,用力时尽量朝下低头,这样便有助于使五脏六腑的精气精气上升至头部,从而起到营养耳目之作用。

吐气法

腰背挺直坐位,以鼻子徐涂吸气,侍气吸到最大限度时,用右手捏住鼻孔,紧闭双眼,再用口慢慢地吐气。

折指法

每天坚持早晚各做1遍小指向内折弯,再向后搬的屈伸运动。每遍进行30~50次并在小指外侧的基部用拇指和食指揉捏50~100次。此法坐、立、卧皆可做,坚持经常做,不仅能养脑明目,对有白内障和其它眼病者也有一定疗效。

1、非角膜接触镜佩戴者的表层点状角膜炎不需因单纯的SPK复诊,除非是儿童或治疗依从性差的患者。如果SPK是由原发性眼病引起,随访原则同原发性眼病。

2、角膜接触镜配戴者的中重度表层点状角膜炎应每日复诊,直至出现明显改善。

3、加强营养、调节饮食、多接受阳光照射及新鲜空气,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1]

临床表现

自觉症状

畏光、刺疼、酸磨、视力模糊或雾视症。

体征

1.点状上皮紫外线对眼睛的伤害

角膜炎:根据其病因不同而体征各异。⑴单纯性卡他性角膜炎:多见于老年人。沿角膜缘发生针尖样灰白色状浸润,或淡黄色串珠样浸润,病情进一步发展可形成平行角膜缘的月牙形浅在性溃疡。⑵病毒性点状角膜炎:由于病毒感染角膜上皮层或上皮下的点状混浊浸润,以腺病毒多见,如腺病毒8型引起的流行性角膜结膜炎,肠道病毒引起的流行性出血性结膜炎,常使单眼或双眼受累。球结膜为混合性充血,轻度水肿,经过1~2周后,结膜炎消退后,均可在瞳孔区角膜上皮和上皮下引起炎症和浸润,可见粗细不等的点状细小灰色点或呈点状星芒状线状混浊,荧光素染色可着色,经2~3天后,这些点状浸润点变平,很快变成树枝状或地图状浸润,融合成团。⑶表层点状角膜炎:表现为双眼角膜上皮针尖大小炎症,但无上皮下浸润,时轻时重,可持续数月数年。在高倍裂隙类显微镜下观察点状着色呈椭圆形,微微高出上皮面,这种角膜炎愈合后不留瘢痕。2.点状上以下浸润⑴沙眼性上皮下浸润性角膜炎:在角膜上方沙眼性血管翳的末端,有粗点状表浅的基质溃疡,愈合后常留有薄翳或斑翳。⑵钱状角膜炎:在角膜瞳孔区的上皮下如钱币状浸润,大小不等。裂隙灯检查,其浸润多在表浅基质层,愈合后常留有疤痕。3.点状上皮糜烂⑴为单个或多个点状上皮缺损,缺损区透明,其周围角膜上皮水肿,在裂隙类下直照时不易发现,患眼反复发作,常有眼睑痉挛和睫状充血。⑵创伤性或化学清创后的浅层角膜营养不良的早期病例常发生周期性点状上皮糜烂,这些缺损糜烂修复后,上皮常遗留有指纹状或旋涡状混浊。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