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金银公司员工汞中毒
“虽然是从事金银加工与提纯的一线工人,但我们根本没意识到汞中毒会发生在我们的身上……”内蒙古乾坤金银精炼股份有限公司的员工杨春辉对记者说。
2007年11月,在该公司组织的员工体检中,包括杨春辉在内的6名职工被仪器监测出有不同程度的汞超标症状,如医治不及时就会发展成尿毒症。此后,杨春辉便一直在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治疗。
近日,杨春辉的病情突然加重,院方建议他转院,去高一级的医院去接受更好的治疗,但公司却对他的转院提议提出了反对意见。
发现“汞中毒”
据杨春辉介绍,2005年9月,23岁的杨春辉开始在内蒙古乾坤金银精炼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乾坤金银精炼公司)冶炼厂熔铸车间做熔铸工,从事金银等金属的加工与提纯工作。
因为金属的加工与提纯工作是特种行业,乾坤金银精炼公司每年都要为员工做职业病体检。2006年12月,车间的30多名职工接受了体检,之后的很长时间内他们并没见到相关的体检报告。
2007年3月,杨春辉出现了严重的身体不适,经常失眠、多梦、后背疼,随后开始接受中医治疗。
2007年6月,因中医治疗效果不明显,杨春辉在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做了微量元素检验。记者看到,在内蒙古医学院2007年6月27日的职业病科微量元素检验报告单上写到:汞的实测值为55,而实际成人参考值为0——50。记者看到,2007年7月2日的内蒙古医学院专科会诊记录薄上有这样一段话:患者密切接触汞烟气,目前出现记忆力明显下降,影响工作,失眠、梦多、性格改变等汞中毒症状的表现。根据接触史、临床表现和化验室检查,可诊断为汞中毒。
住院一个月后,杨春辉将体检报告等相关材料送到了单位人事部,并反映了自己的情况,希望得到公司的资助。“我个人实在无法承担这些费用,况且,为了治病,我很长时间不能正常上班。公司每人的月工资只有680元。单位领导答应,立即向劳动保障部门给我申请工伤鉴定,但至今都没有人通知我去做什么鉴定。”杨春辉说此话时,一脸的愤懑表情。后据记者了解,当时,乾坤金银精炼公司借给了杨春辉1万元作为治疗费用。
转院困难重重
2007年11月,乾坤金银精炼公司再次为员工做体检。这次的体检结果是,包括杨春辉在内还有5个人汞超标,员工张涛也是其中的一位。随后,公司出资安排他们6人去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做治疗和鉴定。
张涛对记者说:“我的工龄已经有11年了,虽然在金银加工、提纯的一线工作,但对汞中毒一直没有什么概念。去年杨春辉发现了这种病,我才意识到近年来我的身体一直不太好或许也是出于这个原因。”他告诉记者,经过治疗,其他四位职工的汞含量控制在了50以内,医院的诊断为汞观察对象,他们已经出院回公司继续上班了。目前,他的汞含量还是67,他想等医院出个诊断结果后就出院,向劳动保障部门申请工伤。即使申请不了工伤,也能报销一些医疗费。
坐在张涛身边的杨春辉说,我这几天一直高烧不退,说话时间长了就觉得肾疼。这段时间的治疗不但不起作用,还比以前更严重了。我想转院,医院也建议尽快转上级医院治疗,但公司领导却不同意转院,说是转院证明中没有写明转哪家医院。如果是我自己找医院治疗,公司将不给报销医疗费。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