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隐形眼镜导致结膜炎怎么办
结膜炎是发生在结膜的炎症统称。通常根据病因与临床表现相结合的分类原则,把结膜炎分为传染性与非传染性两大类。在传染性类型中,再根据不同的病因,分为细菌性、病毒性、霉菌性和寄生虫性四个大类型。它们通常不是戴隐形眼镜的结果,但又常在戴隐形眼镜的过程中发生,其发病与病人的卫生有关,有可能自然发生。其发病率在常戴式与日戴式之间没有多大区别,都极为常见。在非传染性结膜炎项目下,又可有慢性单纯性、变态反应性以及外伤性结膜炎之分。包括与隐形眼镜直接有关的急性红眼、GPC、结膜损伤(压迹)和与隐形眼镜没有直接关系的沙眼、春季卡他性结膜炎。本章着重介绍与隐形眼镜有关的结膜炎。
1、传染性结膜炎
包括细菌性结膜炎、急性卡他性结膜炎,俗称火眼或红眼。常见致病菌为肺炎双球菌、溶血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流行性感冒杆菌等。此病是由于细菌直接接触结膜引起。
(1)临床表现。在春夏暖和季节最易发生。常因生理盐水污染、镜片污染、不注意个人卫生而引起,可传染给他人或由他人传染而得。起病时自觉有异物感以至烧灼疼痛感,畏光或因眼睑红肿而睁眼困难。由于大量粘液脓性分泌物粘附在角膜表面,患者常有视力模糊或虹视,但如将分泌物揩去,症状可立即消失。分泌物可聚集在上下穹窿部,或使上下睑睫毛粘结在一起,翌晨睑裂完全被封闭。少数病例尚伴有上呼吸道感染等全身症状。如角膜亦同时受累,畏光、流泪、疼痛和视力减退等症状则随之加剧。
(2)体征。结膜呈鲜红或火红色结膜性充血,并以在睑结膜及穹窿部结膜最火显著。结膜肿胀,失去光泽,结膜与角膜表面被一层粘液性或粘液脓性分泌物物所覆盖。肺炎双球菌或科一韦氏杆菌感染,有时尚可以引起结膜下出血点。通常开始于单眼,然后扩展到另一眼。
要搞清是哪一种细菌引起的感染,只有靠细菌学检查方能鉴别,尤其是科一韦氏杆菌(或流感杆菌)炎球菌性结膜炎,在临床表现上很难区别。还有脑膜炎球菌性结膜炎、链球菌与葡萄球菌性结膜炎,在正常状态下不致病,一旦与其他细菌一起引起混合感染常常十分严重。
(3)诊断与鉴别诊断。典型的急性卡他性结膜炎一般诊断不难,但临床上也存在着与急性虹膜睫状炎和急性充血型青光眼的鉴别问题。
(4)预防。一经发现红眼病例,单位或患者家庭应做好消毒、隔离工作,以免通过患者的洗脸用具、手巾或个人接触造成扩散。在取戴隐形眼镜前一定要用中性皂洗净双手。镜盒也要定期清洗消毒。不可借戴他人的隐形眼镜。
(5)治疗。对急性结膜炎的治疗必须及时、彻底和经常。即一经发现要立即治疗,绝不拖延,并把治疗贯彻到底,不要中断。在症状完全消失之后,仍须继续治疗一段时间,以防复发。这三个要点能否贯彻,不仅关系到结膜炎能否迅速治好,同时也关系到是否能将传染性结膜炎的传染源很好加以控制的问题。
治疗方法:
①用适当冲洗剂冲洗结膜囊内所积聚的分泌物;如分泌物不多,可用湿棒擦净睑缘,做好眼部清洁工作。
②日间用抗生素滴眼,根据病情轻重,每隔2~3小时以至每小时一次,晚间临睡前使用抗生素眼膏,涂入结膜囊内,以防睑缘被分泌物所胶着。抗生素中,可选用利福平眼药水、林可霉眼药水点眼,还可选用氯霉素眼药水(0.25%~0.5%)。磺胺剂中,一般以15%~30%磺胺醋酰钠溶液最为适宜。只要充血现象和分泌物仍未消除,上述滴剂的使用就必须维持不断,以防止病情进入慢性阶段,增加以后治疗的困难。
③如果磺胺药和抗生素治疗无效或发生过敏,则可用1%~2%硝酸银溶液涂布翻转的睑板部结膜和穹窿部结膜,一般每日1~2次,或隔日一次,视症状轻重而定。
④当充血全部消失,分泌物不再出现时,尚须继续使用其他杀菌性或收敛性滴剂一段时间,如1:4000氢氧化汞溶液,3%~5%蛋白银溶液,0.25%~0.5%硫酸锌溶液,每日2~3次。在此期间,分泌物一旦增多,充血再度出现则为复发的象征,应立即采用抗生素或磺胺滴剂,直至症状全部消失为止。睡前涂四环素可的松眼膏,可防止眼睑粘着。并发角膜炎时,按角膜炎处理。
再戴隐形眼镜时,若原来的镜片尚未损坏,则应对镜片及镜盒进行彻底清洗、消毒(最好是加热消毒),以免再戴用时再被染上此病。
2、慢性卡他性结膜炎
是最为常见的外眼病的一种。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结膜轻度充血状态。
(1)病因
①微生物性因素。可为急性结膜炎未痊愈而转为慢性,也可因其他微生物,如摩阿氏杆菌、链球菌等引起。在致病菌毒力不强或细菌数量不大,同时机体抵抗力较强的情况下,一开始可以慢性炎症的姿态出现。
②非微生物因素。不良的环境,如烟、灰尘、风沙、强光等,眼局部刺激,如倒睫、异物、慢性泪囊炎,不良的卫生习惯,诸如用手搓眼、烟酒过度、睡眠不足,还有视力疲劳、屈光不正、隐斜视、慢性鼻炎和过敏状态都可构成慢性结膜炎的成因。
(2)临床表现。症状一般不显著,少量分泌物,轻微的结膜出血,病情较长的病例亦可在睑结膜表面呈现绒状粗糙状态,泪阜可能浮肿,睑缘轻度充血,由摩阿氏杆菌引起者尚伴有眦部睑缘炎症状。病变常为双侧,系单眼发病,则应注意患者是否有结膜囊内异物或有慢性泪囊炎存在。
主要症状包括痒、异物感、烧灼感、眼睑沉重感,以及晚间阅读困难等。症状时轻时重,并常因人而异。病程长而顽固,主要症状往往超过临床上所显示的病变程度,是本病的主要特征。
(3)治疗。此病虽对视力影响不大,但因病情顽固,可影响工作、学习,必须加以重视。仔细寻找原因,解除致病因素,方能取得良好效果。对症治疗常用不着15%磺胺醋酰钠、0.5%新霉素、1%黄苓素、0.5%硫酸锌、 1:4000氢氧化汞等眼药水滴眼,一日2~3次。病情较轻的,可白天戴隐形眼镜,晚上摘下眼镜滴眼药水,可起到双重治疗作用。顽固病例可用1%~2%硝酸银涂擦睑结膜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如久治不愈,应做屈光检查,如有屈光不正矫正不满意,应立即纠正。
其他尚有假膜性结膜炎与膜性结膜炎,淋病性结膜炎(淋病眼),双杆菌性结膜炎,结膜炎(包括流行性角结膜炎等),霉菌性结膜炎和寄生虫性结膜炎,都属传染性结膜炎的范畴。虽不是由戴隐形眼镜直接所致的并发症,但可在戴镜的同时发病,或因取戴时不注意卫生而传染上,故作为隐形眼镜验配师应有所了解,以便在处理日常病例时保持开阔的视野。
3、非传染性结膜炎
(1)GPC(巨乳头性结膜炎)。是上眼睑结膜的炎症反应,是由于戴隐形眼镜引起的结膜炎症。它的特征是上眼睑红肿、不平和出现乳头样增生的包块。病因与免疫反应(如上眼睑对镜片上的变性蛋白质沉淀物及其他污染物的变态反应),镜片与眼睑间的机械性摩擦有关。它的发病率也受到病人的易感性、佩戴时间、经常保养程序以及镜片因素(如镜片的材料和设计)所影响。该病可以从初期缓慢地逐步进展。
戴隐形眼镜结膜炎
评论(0)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