铊中毒铊中毒的危害
江西网讯 李巍 报道:近日,复旦大学2010级硕士研究生黄洋同学遭室友投毒经抢救无效,于4月16日在附属中山医院去世。经警方查证,毒物为N-二甲基亚硝胺。投毒案让我们在震惊之余,纷纷联想起之前发生在清华、北大、中国矿业大学的多起铊盐中毒案件。那么N-二甲基亚硝胺和铊到底为何物?又具有怎样的毒性呢?
毒物:N-二甲基亚硝胺
N-二甲基亚硝胺,浅黄色油状液体。易溶于水、醇、醚,遇热分解放出氮氧化物,可致中毒。用于医药及食品分析研究。摄入、吸入或经皮肤吸收可能致死,接触可引起肝、肾损害。可在实验动物中人为制造肝损伤的模型。较小剂量的长期暴露也可能增加肝癌风险。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佩带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建议佩带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相应的防护服。
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彻底清洗。进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误服者洗胃。就医
灭火方法:抗溶性泡沫、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毒物:铊
铊为银白色柔软金属,在常温下易氧化,易溶于水、硝酸和硫酸。其水溶液无色、无味、无臭。铊蒸气及烟尘可经呼吸道吸收,可溶性铊盐易经胃肠道和皮肤吸收。铊主要经过肾脏和肠道排出,并且在体内排出是缓慢的。
铊在工业上主要用于制造光电管、合金、颜料、染料等。另外在生产鞭炮(花炮)的原料中往往也含有高量的铊,其副产品氯化钠(非食用盐)中同样被污染,当人体食用了这种非食用盐(常有不法分子将此种盐贩卖)后,而引起中毒。
铊属于高毒类,具有蓄积性,为强烈的神经毒物。铊引起的急性中毒多数为误服或将铊化物作为药用引起。一般在接触后12~24小时出现症状,早期为消化道症状,数天后出现明显的神经系统障碍,表现为足底、足跟疼痛,轻触皮肤即感疼痛难忍;并可出现颅神经累及症状,比如视力减退等等。同时脱发亦是铊中毒的特异性表现,而且脱发是可逆的,一般在第四周左右可出现再生。
测定尿铊含量有助于诊断,正常人尿中几乎测不出铊。尿铊超过0.015moml/L有诊断意义。
1、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或“中国江西网”、“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江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XXX报]”或“中国江西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江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电话:0791-86849032
来源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