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去哪儿
健趣网登录 关闭
还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已选疾病:
当前状态:
希望了解:

儿童精神分裂症

发布日期:2014-10-23 14:42:01 浏览次数:1600

与成的精神分裂症一样,迄今病因还不清楚,目前认为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 本症患儿家族中有精神病遗传史的发生率较高(16%~64%)。夏镇夷等(1982)认为儿童精神分裂症的遗传方式以多基因遗传可能性为大,其遗传度为70%,一级亲属中本症发病率:父母为4.0%;同胸为6.7%。有人认为父母同患精神分裂症,其子女患精神分裂症的危险性为40%左右;父母之一患本症其子女发生同病的危险率为7%~17%,表明遗传因素具有重要作用。

2、器质性因素 本症患儿有围生期损害史较为常见。神经系统发育成熟延迟、神经系统检查有软体征和脑电图异常亦较多见,近年来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儿诱发电位P300潜伏期显著缩短及波幅降低;头颅CT扫描、磁共振影像(MRI)等研究结果,提示额叶、基底节、颞叶损害与精神分裂症密切相关。

3、心理社会因素 儿童受到强烈精神创伤,如父母离异,亲人死亡、升学未成等生活事件诱发精神分裂症者较为常见,而且心理社会因素对于病程的延续及预后也有重要影响。

4、病前性格特征 本症患儿病前性格多为内向,在性格偏异或不健全基础上,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增加发病的危险性。

5、生物化学因素 这方面在儿童精神分裂症研究较少。一般认为本症与中枢多巴胺能系统活动过度去甲肾上腺素能功能不足有关。有些研究发现本症患儿血浆多巴胺β-羟化酶增高,而胆碱能系统受抑制。

(1)临床症状与年龄因素密切相关,年龄小者症状不典型,单调贫乏;青少年患者基本症状逐与成人相近似。

(2)情感障碍:大多表现孤僻,退缩,冷淡,与亲人及小伙伴疏远或无故滋长敌对情绪,无故恐惧焦虑紧张,自发情绪波动等症状。

(3)言语和思维障碍:年小的病例常表现言语减少,缄默,刻板重复,言语含糊不清,思维内容贫乏,年长患儿可有病理性幻想,内容离奇故怪的妄想内容,并常有被害,罪恶,疑病和非血统妄想。

(4)感知障碍:儿童精神分裂症感知障碍多较生动鲜明,恐怖性和形象性为特征,可有幻视,幻听(言语性或非言语性),幻想性幻觉以及感知综合障碍(如认为自己变形,变丑等),尤以少年患儿为常见。

(5)运动和行为异常:常表现兴奋不安,行为紊乱,无目的跑动,或呈懒散,无力迟钝,呆板少动,或出现奇特的动作或姿势,常有模仿动作或仪式性刻板动作,少数患儿表现紧张性木僵和兴奋,冲动,伤人和破坏行为。

(6)智能活动障碍:主要见于早年起病的患儿,大多病例一般无明显智能障碍

(1)儿童精神分裂症饮食:应该控制高热量饮食:精神分裂症病人习惯于高热量饮食。抗精神病药物改善病情,而增进食欲。有的病人不知饥饱,一次进食量较多,因此,饮食应定时、定量,按食谱供应。有研究表明,随意摄入热量比限制摄入热量增加了脑细胞的氧化损害,损害学习和记忆,加上精神分裂症病人倾向不锻炼,故易感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即使不服抗精神病药也是如此,故精神分裂症病人宜控制高热量摄入。

(2)木僵、违拗者应劝食:必要时给鼻饲流食,如奶类、豆浆、稀饭、果汁、菜汁等。并在床头备好适量饭菜,以备无人在场时,起床食用。

(3)被害妄想拒食者:除劝食外,应提供密闭包装食品,有条件的可让家属提供符合口味的饮食。但应按医嘱调配,达到合理供应。

来源网址
用户的评价 浏览量:
1600
次 | 评论:
1
条 | 好评: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