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踪杭城热射病患者 他们有四大共同特点
今年夏天的高温,让浙江人对两件事有了新的理解:第一,让我们接受了持续高温也是一种自然灾害的理念;第二,重新认识了中暑,了解了一个词“热射病”。
昨日在省中医院,83岁的范大伯已度过了危险期。前几天,范大伯高烧到41.5℃,神志不清,被确诊为热射病。陪在一旁的老伴说,家里 3个房间,只有客厅有空调,今年开过一次。老伴特别无奈:“我们年纪大了,没有力气,毛病又多,照顾自己真很难,幸亏这次老伴快好起来了。”
但杭州濮家新村一对空巢老夫妇,却没有那么幸运。8月1日晚上,83岁的杨大伯和78岁的妻子在家中去世,却无人知晓。杨大伯身患高血压,老伴久病卧床,家中唯一的空调坏了两个多月,在持续的高温天里,两位老人静静地离去了。
昨日记者从省卫生厅了解到,截至目前,全省报告高温中暑病例近800例,其中重症中暑112例。
来自杭城8大医院,包括浙大一院、浙医二院、省中医院、省立同德医院、省新华医院、市一、市二、市三医院的统计数据,从7月份到现在,这8家医院已经累计收治近百位中暑患者,其中,极重度中暑——热射病患者,高达28人,他们中22位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八成。
这个数据,已经刷新了近10年来,杭城各医院收治热射病患者的历史纪录。其中仅浙医二院一家,近4天中,急诊中心就收治了5位热射病患者,其中一位是40岁的中年人。
据宁波当地电视台报道,截至8月5日,宁波各大医院已至少收治了15名热射病患者,其中4人死亡。宁波第一医院已成立了热射病抢救小组。
另据记者对各地报道的不完全统计,截至昨日,安徽有2例热射病死亡病例,上海有2例,江苏2例,湖南有3例环卫工人中暑身亡事件。
来源:钱江晚报作者:记者 王蕊 通讯员 于伟编辑:郑海云
杭州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杭州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杭州网(包括杭州日报、都市快报、每日商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杭州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杭州网联系。
来源网址